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智慧城市产城融合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11:44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通过信息技术聚合“智慧”形成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智慧城市旨在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推动,产业的兴盛离不开城市的支撑,“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智慧城市的产城融合要求实现信息化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基于此,本文在对智慧城市产城融合的现有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产城融合模式创新的目标、模式及其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智慧城市和产城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产业空间结构理论、产业生态链理论和精明增长理论等相关理论,使本文的研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2)回顾整理了国内外智慧城市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案例,借鉴案例的实践经验,对比分析现行模式的不足,作为模式创新的研究基础。(3)选取我国排名前25位的智慧城市产城融合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产城融合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4)基于产城融合度评估,设定产城融合模式创新的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产城融合的产业...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智慧城市产城融合模式创新研究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生态圈,城市产业


通过链接信息主体和用户、生产和销售信息产品、搭建信息平台等实现智慧城市的城信息化发展。金融业相当于智慧城市的资金链,通过整合金融机构、稳定资金市场丰富金融业以及提升产品价值,避免智慧城市发展产生资金投入紧缺的问题。文化业的构建以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营造多元的文化环境提升智慧城市的软实力。最后通过产业生态链资源的协同整合,进一步构建一个较完整的智慧城市产城融合的“生态圈”,达到对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的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的最大化共享作用(图 4.1)。

城市产业,生态链,模型结构


的相互交流和产业的配套问题。智慧城市产业生态链的构建依据其理论基础可个层面,微观层面指城市的基础资源,中观层面指企业的相互关系和生产结果处理,宏观层面指政策的优惠支持和城市的配套扶持。构建过程中,要注重各完备情况,注重各节点的内部生态化建设,注重各产业的机构优化升级,注重链接关系和城市的配合程度,通过产业生态链的构建实现产城融合的耦合协调高度协调,即产城融合模式的一种创新形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产城融合”疏解模式研究(上)——北京推进“产城融合”式疏解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 荀怡.  经济研究导刊. 2018(18)
[2]产城融合基本单元布局模式与规划标准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 贺传皎,陈小妹,赵楠琦.  规划师. 2018(06)
[3]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崔璐,杨凯瑞.  统计与决策. 2018(06)
[4]基于自组织系统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框架构建[J]. 颜姜慧,刘金平.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1)
[5]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状态、经验与路径选择[J]. 刘厚莲.  城市观察. 2017(06)
[6]国外智慧城市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 熊翔宇,郑建明.  新世纪图书馆. 2017(12)
[7]新型城镇化中的产城融合及其福利效应[J]. 丛海彬,段巍,吴福象.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1)
[8]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进逻辑与政策应对——基于京津冀区域的案例分析[J]. 陈红霞.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1)
[9]智慧城市建设进展与策略[J]. 刘治彦.  企业经济. 2017(10)
[10]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顶层设计问题研究[J]. 陈德权,王欢,温祖卿.  电子政务. 2017(10)

硕士论文
[1]德宏州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 阎三虎.云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48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548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