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城市规模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3 19:46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开始日益凸显,如何从生态视角找到适度的城市规模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2003-2013年28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空间计量和门槛面板模型研究了城市规模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区域差异较大,溢出效应较为明显;城市规模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N型曲线的特征,且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根据门槛内生性分类结果发现,当城市规模低于54.48万人时,生态效率随城市规模的扩张不断增加;当城市规模大于54.48万低于337.22万人时,城市规模扩张对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大,当城市规模超过337.22万人这一门槛值之后,促进作用开始显著减小,说明基于生态效率的最优城市规模为337.22万人左右;而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都对城市生态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各城市应加强环境合作,减少环境污染溢出;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应该依托周边大中城市,争取产业合作,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户籍、土地等制度改革,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对于规模居中的城市,应该...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26(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文献回顾
2 城市生态效率的测度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2. 1 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2. 2 测度结果分析
    2. 3 空间相关性分析
3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3. 1 城市规模影响生态效率的实证模型
    3. 2 基于内生性分组的双门槛效应计量模型
    3. 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 实证分析
    4. 1 城市规模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分析
    4. 2 基于传统分类的区域差异分析
    4. 3 基于门槛效应内生性分类的区域差异分析
5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生态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 罗能生,李佳佳,罗富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1)
[2]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宋建波,武春友.  中国软科学. 2010(02)
[3]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J]. 许抄军.  地理研究. 2009(03)
[4]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J]. 张应武.  上海经济研究. 2009(05)
[5]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J]. 陈傲.  中国管理科学. 2008(S1)
[6]基于资源消耗的中国城市规模研究[J]. 许抄军,罗能生,吕渭济.  经济学家. 2008(04)
[7]集聚效应、集聚效率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化[J]. 高鸿鹰,武康平.  统计研究. 2007(03)
[8]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 刘耀彬,宋学锋.  地理科学. 2005(04)
[9]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 黄金川,方创琳.  地理研究. 2003(02)
[10]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成长力的实证研究[J]. 杨学成,汪冬梅.  管理世界. 2002(03)



本文编号:354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54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