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转型时期农户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02-24 11:5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与投资驱动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储蓄率持续大幅攀升的现象,被称为“中国储蓄之谜(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宏观层面,1978-2010年期间,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37.9%增加到52.6%,2000年以来的增长尤为迅速,十年时间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部门的储蓄占GPD的比重从1992年的12.4%增长到2010年的21.2%;微观层面,尽管收入水平和利率较低、预期收入增长较高,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储蓄率分别从9.4%和13.1%上升至29.5%和26.0%。相比于政府和企业部门,解释居民家庭的储蓄行为要困难得多,其是背后多种储蓄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在经济转型和制度转轨过程中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经历,有必要将他们分开来研究。另一方面,在几种主要的储蓄动机中,预防性动机对伴随经济转型和制度转轨而生的不确定性较为敏感;而且,相对于其他抵御风险的策略,双重转型对其运行所根基的机制损害较小,因而更为家庭所倚赖。因此,本文选择从风险管理与应对的视角研究农村居民家庭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基于1986-19...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思路
    1.4 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2 发展中国家农户的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及其有效性:一个综述
    2.1 导言
    2.2 研究风险的缘由
    2.3 风险的来源与性质
    2.4 主要的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及其有效性
        2.4.1 收入多样化
        2.4.2 预防性储蓄
        2.4.3 农村金融市场
        2.4.4 农村保险市场
        2.4.5 劳动供给调整
        2.4.6 社会安全网
        2.4.7 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
        2.4.8 多种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的同时运用与相互作用
    2.5 本章小结
3 转型时期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强度:来自浙江省的证据
    3.1 导言
    3.2 背景:历经转型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机制
    3.3 浙江省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及主要收入来源的风险特征
        3.3.1 样本处理及关键变量的构建
        3.3.2 收入结构的变迁
        3.3.3 主要收入来源的风险特征
    3.4 不确定性下的跨期消费决策:理论与已有证据
    3.5 经验模型与估计结果
        3.5.1 刻画动态收入过程
        3.5.2 估计财富比方程
        3.5.3 稳健性检验
    3.6 对估计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转型时期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转换:从收入多样化到预防性储蓄
    4.1 导言
    4.2 背景:塑造农户收入组合的力量以及农户的兼业与分化
    4.3 农户的收入组合决策:从多样化向专业化的转变
        4.3.1 兼业与分化
        4.3.2 收入多样化的观察角度和测度方法
        4.3.3 收入多样化程度的变化趋势
        4.3.4 现象的稳健性
        4.3.5 从多样化转向专业化的驱动力量
    4.4 不确定性下的专业化生产决策:理论与已有证据
        4.4.1 经济增长理论:专业化、报酬递增与风险分担
        4.4.2 来自发展经济学的视角
    4.5 经验模型与估计结果
        4.5.1 收入风险与收入多样化
        4.5.2 收入多样化与预防性储蓄的替代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转型时期农户的风险应对策略:劳动供给调整与预防性储蓄
    5.1 导言
    5.2 背景: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5.3 浙江省农户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征
    5.4 不确定性下的劳动力供给及其对跨期消费路径的影响:理论与已有证据…
        5.4.1 劳动供给调整的自保险功能
        5.4.2 劳动供给调整与预防性储蓄的相互作用
    5.5 经验模型与估计结果
        5.5.1 生产风险、价格风险和健康风险的测度
        5.5.2 劳动供给调整的保险功能
        5.5.3 劳动供给调整与预防性储蓄的相互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和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模式的思考[J]. 徐秀英.  农机化研究. 2011(06)
[2]风险状态下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组合优化——基于target-MOTAD模型的分析[J]. 杨俊,杨钢桥.  中国农村观察. 2011(01)
[3]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分析[J]. 蔡志海.  中国农村经济. 2010(12)
[4]产业扩张、组织创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基于山东省5个典型个案的研究[J]. 王勇.  中国农村观察. 2010(02)
[5]外出务工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来自西部山区农户的证据[J]. 邰秀军,罗丞,李树茁,李聪.  世界经济文汇. 2009(06)
[6]政策性补贴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影响的协整分析[J]. 于洋,王尔大.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3)
[7]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J]. 杨云彦,赵锋.  农业经济问题. 2009(03)
[8]农地流转成本、交易体系及其权利完善[J]. 万举.  改革. 2009(02)
[9]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 王小鲁,樊纲,刘鹏.  经济研究. 2009(01)
[10]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J]. 钱忠好.  中国农村经济. 2008(10)

博士论文
[1]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D]. 邢鹂.南京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42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42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