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功能变化及调控路径——以长沙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10 17:53
认知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变化规律既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其格局优化的内在依据。以长沙都市区为实证区,以遥感影像、城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等为主要数据源,选取2000、2009、2016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基于土地主体功能的差异构建"三生"功能评价体系,采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和样带分析等方法,探究长沙市"三生"功能的变化特征并提出调控路径。结果表明:(1)长沙都市区整体的生产、生活功能持续强化,但生态功能有所减弱;(2)长沙都市区内部"三生"功能强弱亦发生变化,不同功能空间重组,"三生"功能的均衡性提高;(3)长沙都市区"三生"综合功能水平持续提升,高水平区域逐渐向城市中心集聚,呈现单核集聚→单核集聚-多核分散→网络均衡化的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但"三生"功能空间单元变化模式各异;(4)应从"三生"功能用地结构的"质"与"量"两方面对长沙都市区空间格局进行综合调控。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方法
(1)全局空间自相关
(2)局域冷热点分析
(3)“三生”综合功能指数
(4)样带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空间“三生”功能变化特征
3.1.1 全局总体特征
3.1.2 内部差异特征
3.2 “三生”综合功能水平变化特征
3.2.1 整体分析
3.2.2 样带分析
3.3 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3.4 调控路径
(1)科学设计“三生”功能用地的数量配比。
(2)合理规划“三生”功能用地的组合配置。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及其优化[J]. 魏小芳,赵宇鸾,李秀彬,薛朝浪,夏四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5)
[2]闽三角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时空格局演化与功能测度[J]. 金星星,陆玉麒,林金煌,祁新华,胡国建,李欣. 生态学报. 2018(12)
[3]基于“三生”视角的乡村功能分区及调控——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 安悦,周国华,贺艳华,毛克彪,谭雪兰. 地理研究. 2018(04)
[4]国土“三生空间”分类及其功能评价[J]. 程婷,赵荣,梁勇. 遥感信息. 2018(02)
[5]三峡库区腹地土地功能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李睿康,黄勇,李阳兵,刘李琼,冉彩虹,祖琳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3)
[6]南方丘陵地区城市规划地域性应对策略[J]. 许乙青,刘博,黄娇. 规划师. 2017(11)
[7]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J]. 董捷,陈星,张安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8]平潭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三生空间冲突分析[J]. 廖李红,戴文远,陈娟,黄万里,江方奇,胡秋凤. 资源科学. 2017(10)
[9]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经济时空格局动态性——基于ESDA&GWR法[J]. 郝金连,林善浪,王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10)
[10]中国“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与时空格局分析[J]. 刘继来,刘彦随,李裕瑞. 地理学报. 2017(07)
博士论文
[1]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徐磊.华中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90085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方法
(1)全局空间自相关
(2)局域冷热点分析
(3)“三生”综合功能指数
(4)样带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空间“三生”功能变化特征
3.1.1 全局总体特征
3.1.2 内部差异特征
3.2 “三生”综合功能水平变化特征
3.2.1 整体分析
3.2.2 样带分析
3.3 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3.4 调控路径
(1)科学设计“三生”功能用地的数量配比。
(2)合理规划“三生”功能用地的组合配置。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及其优化[J]. 魏小芳,赵宇鸾,李秀彬,薛朝浪,夏四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5)
[2]闽三角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时空格局演化与功能测度[J]. 金星星,陆玉麒,林金煌,祁新华,胡国建,李欣. 生态学报. 2018(12)
[3]基于“三生”视角的乡村功能分区及调控——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 安悦,周国华,贺艳华,毛克彪,谭雪兰. 地理研究. 2018(04)
[4]国土“三生空间”分类及其功能评价[J]. 程婷,赵荣,梁勇. 遥感信息. 2018(02)
[5]三峡库区腹地土地功能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李睿康,黄勇,李阳兵,刘李琼,冉彩虹,祖琳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3)
[6]南方丘陵地区城市规划地域性应对策略[J]. 许乙青,刘博,黄娇. 规划师. 2017(11)
[7]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J]. 董捷,陈星,张安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8]平潭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三生空间冲突分析[J]. 廖李红,戴文远,陈娟,黄万里,江方奇,胡秋凤. 资源科学. 2017(10)
[9]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经济时空格局动态性——基于ESDA&GWR法[J]. 郝金连,林善浪,王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10)
[10]中国“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与时空格局分析[J]. 刘继来,刘彦随,李裕瑞. 地理学报. 2017(07)
博士论文
[1]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徐磊.华中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90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9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