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02:49
煤炭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建国以来以煤矿区为中心形成了众多煤炭城市,为国家工业体系的建成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煤炭城市经历了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繁荣——改革开放后由于体制转轨滞后、资源逐渐枯竭而日渐衰落——新世纪煤炭资源价格改革后部分新兴煤炭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的演化过程。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储量有限,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开采之后必然会出现可利用资源量不足、产业衰退等问题,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同样不容忽视,当前多数煤炭城市各种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煤炭城市优化升级的突出不和谐因素,采取有效改进与保护措施,促进煤炭城市转型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战略目标和各级部门的主要任务。以往学者多从产业转型的角度出发,研究煤炭城市如何通过产业扶持和接替解决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研究范围也多是局限于某一区域或单个煤炭城市。随着城市人员失业、贫困率上升等社会问题的激化;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的加剧,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民生、资源环境领域。为对煤炭城市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促进其在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综合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
【文章页数】:2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4 本文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制度供给与需求
1.4.3 外部性理论
1.4.4 生命周期理论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1 煤炭城市概念、特征与分布
2.1.1 煤炭城市概念及其划分
2.1.2 煤炭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特点
2.1.3 煤炭城市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2 煤炭城市产业特征
2.2.1 煤炭产业发展过程及特点
2.2.2 煤炭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2.2.3 产业组织形式特征
2.3 基于DEA方法的产业效率水平评价
2.3.1 DEA方法简介
2.3.2 产业效率分析结果
2.4 资源开发补偿与产业援助机制
2.4.1 资源开发补偿与产业援助的政策背景
2.4.2 资源开发补偿的主要内容
2.4.3 产业援助的重点
2.5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5.1 产业转型的重心—主导产业转型
2.5.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煤炭城市产业转型
2.5.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炭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3.1 煤炭型城市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研究
3.1.1 从“资源陷阱”现象开始
3.1.2 资源陷阱在国内的检验
3.1.3 国外资源城市发展的社会背景
3.1.4 国内煤炭城市制度背景及利益分配机制
3.1.5 煤炭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3.2 煤炭型城市人口与就业分析
3.2.1 人口政策历史回顾及人口流动性分析
3.2.2 煤炭型城市人口结构及变化规律
3.2.3 煤炭城市就业问题分析
3.3 煤炭型城市管理系统与居民生活质量
3.3.1 煤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3.2 煤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3.3 煤炭城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3.4 基于熵权法的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
3.4.1 煤炭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及表现
3.4.2 熵权法的原理及计算过程
3.4.3 煤炭城市社会脆弱度的计量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4.1 煤炭城市环境现状分析
4.1.1 城市环境状况概述
4.1.2 城市污染来源及影响
4.1.3 城市土壤及生态破坏
4.2 分城市环境影响实证评价
4.2.1 环境污染度评价
4.2.2 环境修复度分析
4.2.3 城市绿化状况
4.3 城市环保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
4.3.1 城市环保存在的问题
4.3.2 城市环境改善途径
4.4 小结
第五章 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5.1 煤炭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评价体系
5.2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分析
5.3 政策建议
5.3.1 推动产业改造与转型,增强煤炭城市经济活力
5.3.2 推进分配、就业、社保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5.3.3 加大环境投入和治理力度,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59049
【文章页数】:2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4 本文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制度供给与需求
1.4.3 外部性理论
1.4.4 生命周期理论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1 煤炭城市概念、特征与分布
2.1.1 煤炭城市概念及其划分
2.1.2 煤炭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特点
2.1.3 煤炭城市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2 煤炭城市产业特征
2.2.1 煤炭产业发展过程及特点
2.2.2 煤炭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2.2.3 产业组织形式特征
2.3 基于DEA方法的产业效率水平评价
2.3.1 DEA方法简介
2.3.2 产业效率分析结果
2.4 资源开发补偿与产业援助机制
2.4.1 资源开发补偿与产业援助的政策背景
2.4.2 资源开发补偿的主要内容
2.4.3 产业援助的重点
2.5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5.1 产业转型的重心—主导产业转型
2.5.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煤炭城市产业转型
2.5.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炭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3.1 煤炭型城市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研究
3.1.1 从“资源陷阱”现象开始
3.1.2 资源陷阱在国内的检验
3.1.3 国外资源城市发展的社会背景
3.1.4 国内煤炭城市制度背景及利益分配机制
3.1.5 煤炭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3.2 煤炭型城市人口与就业分析
3.2.1 人口政策历史回顾及人口流动性分析
3.2.2 煤炭型城市人口结构及变化规律
3.2.3 煤炭城市就业问题分析
3.3 煤炭型城市管理系统与居民生活质量
3.3.1 煤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3.2 煤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3.3 煤炭城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3.4 基于熵权法的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
3.4.1 煤炭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及表现
3.4.2 熵权法的原理及计算过程
3.4.3 煤炭城市社会脆弱度的计量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4.1 煤炭城市环境现状分析
4.1.1 城市环境状况概述
4.1.2 城市污染来源及影响
4.1.3 城市土壤及生态破坏
4.2 分城市环境影响实证评价
4.2.1 环境污染度评价
4.2.2 环境修复度分析
4.2.3 城市绿化状况
4.3 城市环保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
4.3.1 城市环保存在的问题
4.3.2 城市环境改善途径
4.4 小结
第五章 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5.1 煤炭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评价体系
5.2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分析
5.3 政策建议
5.3.1 推动产业改造与转型,增强煤炭城市经济活力
5.3.2 推进分配、就业、社保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5.3.3 加大环境投入和治理力度,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59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75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