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03:33
  在货币政策的研究领域,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争论,已经有很长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动态不一致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易引起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和通货膨胀倾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规则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货币政策规则可以指导中央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政策,并且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从而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倾向于采用货币政策规则。 泰勒(1993)提出的简单利率规则成为了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新起点,人们视“泰勒规则”为确定利率的“权威规则”,认为其抓住了货币政策问题的实质。此后,学术界广泛运用泰勒规则对各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事实证明,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调控中都遵循泰勒规则行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有明显的“相机抉择”的特点,宏观经济总是处于冷热交替之中,经常面临着不稳定性的威胁。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泰勒规则原式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进行了检验,结论认为泰勒规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尺度,以衡量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因此,应为泰勒规则在我国的应用积极创造条件。本...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从相机抉择到规则调控—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进
    2.1 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争论
    2.2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实践
    2.3 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基础-----动态不一致性理论
        2.3.1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时间不一致性理论
        2.3.2 巴罗和戈登的基本动态非一致性模型
        2.3.3 新凯恩斯主义的时间不一致性理论
    2.4 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4.1 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2.4.2 解决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方法
    2.5 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本章小结
3 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3.1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
        3.1.1 货币数量规则
        3.1.2 麦克勒姆规则(基础货币规则)及其扩展
        3.1.3 泰勒规则及其扩展
    3.2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
        3.2.1 价格水平目标规则
        3.2.2 通货膨胀目标规则
        3.2.3 货币供应量目标规则
        3.2.4 汇率目标规则
    3.3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
        3.3.1 关于泰勒规则的研究
        3.3.2 关于麦克勒姆规则的研究
        3.3.3 关于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研究
    本章小结
4 泰勒规则的实践及在我国的检验
    4.1 泰勒规则的实践及其效果
        4.1.1 泰勒规则在发达国家的应用
        4.1.2 泰勒规则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应用
    4.2 泰勒规则在我国的实证分析—一种历史的检验
        4.2.1 数据的选取
        4.2.2 泰勒规则理论值
    4.3 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4.3.1 泰勒规则的适用条件
        4.3.2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体系建设
        4.3.3 利率体系的相关性
        4.3.4 利率与产出的相关性
        4.3.5 利率与价格波动的关系
        4.3.6 产出和价格波动的关系
        4.3.7 结论
    本章小结
5 我国运用泰勒规则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5.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5.1.1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
        5.1.2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5.1.3 我国中介目标的选择
    5.2 利率市场化建设
    5.3 市场基准利率的培育
    5.4 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5.4.1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界定
        5.4.2 货币政策透明度与政策有效性的关系
        5.4.3 西方国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
        5.4.4 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5.5 商业银行定价机制的建设
    5.6 金融市场分割和非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未来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89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789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