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六师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工就业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兵团第六师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工就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2014年至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决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创收增收,通过向市民身份转变享受到了更好的公共服务。近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按照国家关于兵团“三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兵团上下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强力推进各师市城镇建设。兵团第六师城镇化的进程也进一步加速,由于城镇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农用地被征用,使得许多团场农业职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之农工自身又普遍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就业问题已日益显现。如何能够为失地农工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保障,以维持其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六师政府工作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兵团第六师所辖的3个团场为调研单位,深入到各连队,通过问卷发放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第六师失地农工的概况及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就业主要存在层次低、渠道少、预期不合理、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用SPSS19.0软件和MATLAB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后得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预期、补偿款的使用方式、征地区位、培训、就业信息获取渠道、非农技能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对失地农工就业有显著影响。其中,性别、文化程度、补偿款的使用方式和就业预期是表层影响因素;培训、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和社会保障水平是中间层影响因素;征地区位、非农技能和年龄是深层影响因素。结合就业现状和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结果,作者从提升失地农工自身素质、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和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等方面为第六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工就业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失地农工 就业问题 兵团第六师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6;F24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绪论6-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6-8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8-15
- 1.3 研究方法15
- 1.4 技术路线图15-17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17-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2 相关理论18-22
- 第3章 兵团六师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工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2-35
- 3.1 六师基本情况22-23
- 3.2 六师城镇化发展现状23-26
- 3.3 六师失地农工概况26-27
- 3.4 六师失地农工就业现状分析27-30
- 3.5 六师失地农工就业存在的问题30-35
- 第4章 兵团六师失地农工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35-53
- 4.1 失地农工就业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35
- 4.2 失地农工就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与变量定义35-38
- 4.3 Logistic-ISM模型构建与分析38-40
- 4.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40-42
- 4.5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42-51
- 4.6 本章小结51-53
- 第5章 兵团六师失地农工就业问题解决对策53-58
- 5.1 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失地农工自身素质和能力53-54
- 5.2 管理和服务并重,完善就业保障机制54-56
- 5.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56-58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58-60
- 6.1 研究结论58-59
- 6.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一63-65
- 附录二65-66
- 致谢66-67
- 作者简介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巧凤,冯树恩;关于当前加速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J];学术交流;2000年04期
2 苗新华;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00年05期
3 沈立人;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4期
4 江厥中;城镇化: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吴德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小城镇稳健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刘俊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佘可远;农村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希望工程─—山东农村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东岳论丛;1994年04期
8 廖君沛;城镇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辜胜阻,李永周;进一步优化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3期
10 孔凤英,丁士军;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定芳;;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与对策思考——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张蒙;杨文利;;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卢云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诚克;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和名片[N];贵州日报;2007年
2 马跃然;贵州全力打造特色城镇品牌[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昱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湖北省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乔太平;别让城镇化“热”过了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N];贵州日报;2011年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执笔人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N];贵州日报;2011年
7 陈忠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特色城镇现代化的建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刘中山 高宇红;专家学者为我省小城镇建设出谋划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道军;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N];驻马店日报;2011年
10 蒋晨飞 甘肃省人口委;在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俊;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景阳;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王弓;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7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增繁;当前小城镇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石品;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及破解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白鹤松;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赵训清;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晓霞;鞍山市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张艳丽;慢城理念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熊平家;近十年戛洒特色小城镇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岳丹;河南省安阳县绿色小城镇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兵团第六师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工就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8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