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流入人口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7 17:30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辽宁省年净流入人口可以达到20万人,为其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同时也对辽宁省的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和就业制度等提出挑战。改善就业问题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吸引更多的流入人口,振兴辽宁经济。本文主要在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运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数据,对辽宁省流入人口运用描述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及就业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再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辽宁省流入人口的人口学特征来看,辽宁省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以农业户口为主且受教育程度偏低,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大多数流入人口发生过结婚行为。从其流动特征来看,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东三省内并且以短时间流动为主,其适应能力较强,居留意愿较高。从其就业特征来看,辽宁省流入人口的就业率为79.8%并且人均月收入普遍偏低,就业以第三产业为主,主要从事商业服务业其次是生产和运输业,并且大多数的流入人口的就业选择为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从就业身份来看,雇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别是自营劳动者、雇主和其他。大多数的流入人口未签订就业合同,参加保险以养老保险参保率最高但并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一)国外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二)国内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三)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相关研究
(四)文献评述
(五)研究假设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流入人口
(二)劳动年龄人口
(三)就业质量
第二章 辽宁省流入人口现状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辽宁省流入人口的人口学特征
(一)年龄结构
(二)户口性质
(三)受教育程度
(四)婚姻状态
三、辽宁省流入人口的流动特征
(一)户籍地省份及流入地区
(二)流动范围
(三)流动时间
(四)居留意愿
第三章 辽宁省流入人口就业分析
一、就业状态
二、收入水平
三、产业分布
四、职业分布
五、单位性质
六、就业身份
七、就业合同
八、社会保障
九、获得工作的途径
第四章 流入人口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计算
(一)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及赋分
(二)计算指标权重
二、流入人口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二)模型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关于辽宁省流入人口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大中城市吸引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二、有序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标准,减少企业用工户籍歧视
三、完善就业保障,促进流入人口创业
四、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流入人口人力资本
五、减少性别歧视,促进就业公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56955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一)国外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二)国内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三)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相关研究
(四)文献评述
(五)研究假设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流入人口
(二)劳动年龄人口
(三)就业质量
第二章 辽宁省流入人口现状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辽宁省流入人口的人口学特征
(一)年龄结构
(二)户口性质
(三)受教育程度
(四)婚姻状态
三、辽宁省流入人口的流动特征
(一)户籍地省份及流入地区
(二)流动范围
(三)流动时间
(四)居留意愿
第三章 辽宁省流入人口就业分析
一、就业状态
二、收入水平
三、产业分布
四、职业分布
五、单位性质
六、就业身份
七、就业合同
八、社会保障
九、获得工作的途径
第四章 流入人口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计算
(一)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及赋分
(二)计算指标权重
二、流入人口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二)模型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关于辽宁省流入人口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大中城市吸引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二、有序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标准,减少企业用工户籍歧视
三、完善就业保障,促进流入人口创业
四、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流入人口人力资本
五、减少性别歧视,促进就业公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56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85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