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城市与城市平台性职能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发布时间:2023-11-25 04:2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大量的平台型企业崛起并开始主导经济形态,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平台革命,世界正在迈入平台化时代。与此同时,城市群的战略主体地位日趋突出,如果能发展“平台型城市”概念体系,并进而从城市职能中辨析出城市的“平台性职能”,构建完善的城市群体“平台性职能”体系,将能够从更大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安排市场、布局网络,实现优势和资源互补,促进城市群体职能一体化,并进而作为一个整体真正发挥复合中心功能作用,提升城市群体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于平台及平台型企业、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等相关文献,在平台经济理论、城市职能理论的支撑下,提出了“平台型城市”、城市“平台性职能”等新概念,界定了“平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功能,并用类型结构、职能强度、职能规模、职能等级判别和表征了“平台性职能”,初步构建了“平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运用上述理论框架,以长三角中心区为例,研究了长三角城市平台性职能特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平台型城市是城市间特定职能联系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通过职能联系网络吸引大量城市关联互动,汇聚相关信息、资源,形成交叉网络效应;通过为关...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平台革命,世界正在迈入平台化时代
1.1.2 城市群的战略主体地位日趋突出,研究平台型城市和城市平台性职能是时代所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平台型城市的概念、内涵、特征与功能
1.3.2 城市平台性职能的概念、类型与表征
1.3.3 城市平台性职能体系特征案例研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类比分析法
1.5.2 聚类分析法
1.5.3 纳尔逊分类法
1.6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综述
2.1.2 平台、平台型企业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平台经济理论
2.2.2 城市职能理论
3 平台型城市与城市平台性职能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平台、平台型企业与平台城市
3.1.2 城市职能与城市平台性职能
3.2 平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3.2.1 平台型城市的内涵
3.2.2 平台型城市的特征
3.2.3 平台型城市的功能
3.3 城市平台性职能类型与表征
3.3.1 城市平台性职能类型
3.3.2 城市平台性职能表征
4 长三角城市平台性职能特征研究
4.1 案例区概况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指标取舍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预处理
4.3 长三角城市平台性职能特征
4.3.1 类型结构特征
4.3.2 职能强度特征
4.3.3 职能规模特征
4.3.4 职能等级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3 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67275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平台革命,世界正在迈入平台化时代
1.1.2 城市群的战略主体地位日趋突出,研究平台型城市和城市平台性职能是时代所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平台型城市的概念、内涵、特征与功能
1.3.2 城市平台性职能的概念、类型与表征
1.3.3 城市平台性职能体系特征案例研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类比分析法
1.5.2 聚类分析法
1.5.3 纳尔逊分类法
1.6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综述
2.1.2 平台、平台型企业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平台经济理论
2.2.2 城市职能理论
3 平台型城市与城市平台性职能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平台、平台型企业与平台城市
3.1.2 城市职能与城市平台性职能
3.2 平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3.2.1 平台型城市的内涵
3.2.2 平台型城市的特征
3.2.3 平台型城市的功能
3.3 城市平台性职能类型与表征
3.3.1 城市平台性职能类型
3.3.2 城市平台性职能表征
4 长三角城市平台性职能特征研究
4.1 案例区概况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指标取舍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预处理
4.3 长三角城市平台性职能特征
4.3.1 类型结构特征
4.3.2 职能强度特征
4.3.3 职能规模特征
4.3.4 职能等级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3 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67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86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