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24-05-11 20:58
在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背景之下,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流动的模式也呈现出家庭化趋势。考虑到各地区间经济不均衡是导致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将家庭化迁移与流动人口经济活动相联系,探讨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家庭化迁移过程中,家庭-就业冲突使女性流动人口的就业轨迹有别于男性流动人口,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流动人口就业的性别差异。理论框架中,本文主要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对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展开讨论,同时基于家庭分工、代际支持和组织支持分析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内在影响机制及潜在的性别差异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文章结合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2018年各地级市的托育机构数据(POI)以及2018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建立多层次模型、广义多层次模型,系统分析流动人口就业发展现状。同时对流动人口进行重新划分,分析男性流动人口和女性流动人口在家庭-工作冲突间的性别差异。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运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和男性流动人口相比,3岁以下子女随迁使女性的就业参与...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子女随迁的相关研究
2.2 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2.2.1 流动人口就业概念的界定
2.2.2 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相关研究
2.2.3 职业地位的相关研究
2.3 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理论与研究假设
3.1 社会性别理论
3.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研究假设
3.2.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影响的研究假设
3.2.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影响的研究假设
3.2.3 代际支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研究假设
3.2.4 组织支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数据说明
4.2 变量设置
4.2.1 被解释变量:就业参与和职业地位
4.2.2 解释变量:3岁以下子女随迁
4.2.3 调节变量:祖辈随迁和机构数量
4.2.4 相关控制变量
4.3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实证模型
4.3.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实证模型
4.3.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实证模型
第5章 3岁以下子女随迁及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分析
5.1 3岁以下子女随迁状况的基本描述
5.2 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基本描述
5.2.1 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基本描述
5.2.2 不同特征下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
5.3 3岁以下子女随迁和流动人口就业关系描述
5.3.1 3岁以下子女随迁与流动人口就业的基本描述
5.3.2 3 岁以下子女随迁、祖辈随迁与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的基本描述
第6章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及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6.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6.1.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直接影响
6.1.2 祖辈随迁和托育机构对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调节作用
6.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6.2.1 3 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直接影响
6.2.2 祖辈随迁和托育机构对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调节作用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呈现出“父职奖赏,母职惩罚”的性别差异
7.1.2 3岁以下子女随迁会促进两性流动人口职业地位双双提升
7.1.3 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流动特征和地区特征也会对流动人口就业产生影响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市场、企业、社区四位一体,发展优质普惠的托育服务
7.2.2 维护祖辈照料主体基本权益,为随迁子女的祖辈照料创造条件
7.2.3 打破传统性别观念,建立新的性别平等理念减轻女性流动人口家庭负担。
7.2.4 拓展女性流动人口再教育途径,缩小流动人口就业性别差异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本文编号:3970363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子女随迁的相关研究
2.2 流动人口就业相关研究
2.2.1 流动人口就业概念的界定
2.2.2 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相关研究
2.2.3 职业地位的相关研究
2.3 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理论与研究假设
3.1 社会性别理论
3.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研究假设
3.2.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影响的研究假设
3.2.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影响的研究假设
3.2.3 代际支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研究假设
3.2.4 组织支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数据说明
4.2 变量设置
4.2.1 被解释变量:就业参与和职业地位
4.2.2 解释变量:3岁以下子女随迁
4.2.3 调节变量:祖辈随迁和机构数量
4.2.4 相关控制变量
4.3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的实证模型
4.3.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实证模型
4.3.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实证模型
第5章 3岁以下子女随迁及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分析
5.1 3岁以下子女随迁状况的基本描述
5.2 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基本描述
5.2.1 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基本描述
5.2.2 不同特征下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
5.3 3岁以下子女随迁和流动人口就业关系描述
5.3.1 3岁以下子女随迁与流动人口就业的基本描述
5.3.2 3 岁以下子女随迁、祖辈随迁与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的基本描述
第6章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影响及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6.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6.1.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直接影响
6.1.2 祖辈随迁和托育机构对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的调节作用
6.2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6.2.1 3 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直接影响
6.2.2 祖辈随迁和托育机构对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的调节作用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就业参与呈现出“父职奖赏,母职惩罚”的性别差异
7.1.2 3岁以下子女随迁会促进两性流动人口职业地位双双提升
7.1.3 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流动特征和地区特征也会对流动人口就业产生影响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市场、企业、社区四位一体,发展优质普惠的托育服务
7.2.2 维护祖辈照料主体基本权益,为随迁子女的祖辈照料创造条件
7.2.3 打破传统性别观念,建立新的性别平等理念减轻女性流动人口家庭负担。
7.2.4 拓展女性流动人口再教育途径,缩小流动人口就业性别差异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本文编号:3970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97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