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文明程度评价
本文关键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文明程度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镇居民食品账户生态足迹核算一直面临着消费项目不完善与消费-土地利用矩阵信息匮乏的问题。研究通过改进自下而上生态足迹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构建了食物消费的生态文明度概念与分类层次体系,在生态影响"数量"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质量"评估。论文对2005—2012年中国及各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影响及生态文明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居民部门食物账户的生态影响变动主要驱动力为在外就餐;2)全国及大陆省份中除山西、江西和青海外的28个省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文明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如果忽略城镇市场倒逼机制对生态文明的巨大作用,规模扩大与食谱增富的城镇化可能将整个中国带入生态环境脆弱性增强的境地。
【作者单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食物账户 城镇家庭 生态足迹 生态文明度 物质流核算
【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三五”战略科技计划项目(2012ZD007) 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培训2014年中青年骨干教师一般国外访问学者研修培训项目(067145301400)~~
【分类号】:F126.1;F205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键;;海南省生态足迹地域分布与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11期
2 尉蔚;;中国生态足迹研究进展及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6期
3 郑欣;程久苗;;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04期
4 周吉光;陈安国;丁欣;;区域生态足迹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基于2000年—2009年安徽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曲艳伟;;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年10期
6 张雷;李月宾;;内蒙古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J];内蒙古统计;2013年05期
7 刘晟天;;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思路改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5期
8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年10期
9 孙兆敏,刘世新,任世春,韩清芳,李永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对生态足迹研究方法的一点认识[J];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10 岳强,陆钟武,段会朱;生态足迹指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莉;沈兴菊;于兴丽;;成分法进行小区域生态足迹研究评价[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 章锦河;;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逯宇铎;孙左猛;;辽宁省生态足迹测定与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4 黄艳娴;朱利群;卞新民;;江苏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欣;;济南市2000年生态足迹研究[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易理强;周寅康;金晓斌;黎一畅;;基于生态足迹时序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张令;;辽宁省生态足迹与其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吕红亮;林纪;许顺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足迹分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李宇;艾华;齐晓明;徐琳;;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定西市生态足迹评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石惠春;赵俊远;;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石羊河下游民勤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胜男 北京地球村 毛达;缩减生态足迹 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2 华新;2005亚太区“生态足迹”揭盅[N];民营经济报;2006年
3 记者 刘斯文;地球不堪重负 贫富国家生态足迹差距扩大[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4 西藏大学生命科学系助教 邹俊;浅谈“生态足迹”在国内外的研究[N];西藏日报(汉);2013年
5 李利彬;“生态足迹”警示全球[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生态足迹测算土地利用状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7 记者 王翰林;人类生态足迹超出地球承载力[N];科技日报;2007年
8 张可兴;山西生态足迹全国最大[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对话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徐中民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张可兴;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0 胡丽娟;碳排放、城镇化成影响中国生态足迹主因[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晋良;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宇鹏;我国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书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6 王大庆;黑龙江省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宏;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于萌;基于生态足迹的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璋;中国1978-2020年自然地域系统压力分析及预测[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吴隆杰;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华林;基于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春霞;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可持续性定量评估与预测[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建兴;中国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与地理分布[D];东北大学;2005年
4 周晔;广西沙田镇农村农户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欢;上海市旅游生态足迹评价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冯科;基于GIS和生态足迹的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柳阳;甘肃省生态足迹分析评价[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刘春妮;西安市交通生态足迹分析及机动车出行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户朝雪;崆山白云洞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敏;基于生态足迹的云南省生态适度人口空间格局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文明程度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3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