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M系统分时电价博弈研究
本文关键词:V2M系统分时电价博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传统的静态电价联动模型已经很难描述复杂的含有电动汽车的微电网市场,V2M系统的需求管理和电价优化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含有电动汽车的微电网的并网工作模式,运用博弈论描述含有电动汽车的微电网中各个主体的经济行为,提出一种更符合实际的基于博弈均衡的分时电价最优定价策略的微电网运行优化调度方法,建立含有电动汽车的微电网系统电价博弈场景,并且严格证明了场景中系统NE的存在性,求取出博弈场景的NE。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博弈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V2M系统分时电价定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VM 分时电价优化 博弈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4125)项目资助
【分类号】:F426.61;F224.32
【正文快照】: 1弓|言 美国陆军车辆研究中心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在2011年,提出电动汽车(electrical vehicles, EV)接人微电网(microgrids)的概念[N2]。电动汽车人微电网(vehides to microgrids,V2M)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电动汽车和微电网的都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特点,能够减少我国对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娟,谭忠富,李晓军;分时电价下供电公司盈亏风险分析模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1期
2 宁红;;合肥推广分时电价的经验[J];华东电力;2006年01期
3 金武,王浣尘,陈芸;分时电价设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06期
4 唐文升,仇新宇;江苏省试行分时电价概况[J];华东电力;2000年07期
5 卢振信;上海率先试行居民分时电价[J];大众用电;2000年06期
6 吴运生,胡雪冰;实行分时电价的理性思考[J];大众用电;2000年12期
7 周伟;执行居民用户分时电价,您准备好了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年02期
8 ;我国应加快推动分时电价[J];大众用电;2004年04期
9 刘观起,张建,刘瀚;基于用户对电价反应曲线的分时电价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刘严,谭忠富,张艳红;探析我国分时电价设计的相关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训昌;;对现行分时电价政策的三点思考——从发展蓄冷空调角度评现行分时电价政策[A];新世纪中国蓄冷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陆畅;李海星;王俊良;;分时电价对夏季负荷的削峰分析[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汪超;赵洋;宫赤霄;刘忠宝;;冰箱新式蓄冷方案的可行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汪训昌;;浅谈蓄冷空调在尖峰用电时段的冷负荷转移系数——在分割式三段制分时电价下一个值得商确的认识与政策问题[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大纬 邵生余;行家细说“分时电价”[N];新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贾运华;分时电价试点方案未确定[N];华夏时报;2006年
3 刘星灿;湖北商家苦脸面对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4年
4 彭敏;分时电价9月1日起试行[N];海南日报;2004年
5 齐泽萍;省城分时电价“一个巴掌拍不响”[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6 罗昌平;分时电价欲享“双赢”尚待时日[N];中国商报;2003年
7 记者 林光华 通讯员 赖榕生;福建省试行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5年
8 孙玉春;安徽4月1日起推行分时电价[N];工人日报;2004年
9 邹平;湖北实施“新版”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邵捷 张耀平;分时电价,改变你的用电习惯[N];中国电力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丹;计及配电网损耗的分时电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范文飞;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的分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辰;电力客户分时电价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翔;基于用户响应的分时电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5 吴水军;云南电力系统分时电价及煤电联动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志刚;分时电价在乌兰察布地区高载能用户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李俊;基于博弈论的需求侧分时电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罗伶;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分类分时电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魏国辉;基于用户反应和需求弹性的分时电价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10 余冬先;基于减少雅安电网弃水窝电现象的分时电价联动优化模型[D];西华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V2M系统分时电价博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50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