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模式下汽车零部件配送路径优化
本文关键词:SPS模式下汽车零部件配送路径优化
【摘要】:为帮助汽车制造厂商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装配质量,研究了装配车间在SPS模式下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零部件配送物流的运作及其优化。以准时制和精益生产为原则,设计零部件配送路径方案,以物流成本为目标函数,运用GAMS软件求解在不同需求条件下的最小目标函数值,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通过算例研究,在较低需求量的情况下,方案二优于方案一;随着需求量的增加,由于运输费用的大幅度增加,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关键词】: SPS模式 汽车零部件 配送路径
【分类号】:U468.8;F407.471;F252.1
【正文快照】: 1前言伴随汽车行业的需求急剧增长,汽车制造商需更加灵活地响应市场变化。面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挑战,制造商采用混流装配线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随着汽车产品类型的增多,产品结构变得复杂,零部件种类也随之剧增。各零部件的外观尺寸、运输要求、需求速率和供应地点均差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彦超;涂南;;基于直送看板的混流装配线物料配送规划与应用[J];物流技术;2014年05期
2 王高霖;蔺宇;;零部件SPS配送的拣选区柔性分区问题[J];工业工程;2013年04期
3 麦家骥;陈峰;;基于循环取料的不确定越库调度模型与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左晓露;刘志学;郑长征;;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的分析与优化[J];汽车工程;2011年01期
5 马士华;龚凤美;刘风华;;基于集配中心的生产和配送协同决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12期
6 霍佳震;陈瑶;周欣;;汽车制造企业入厂物流模式设计与仿真[J];汽车工程;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峰;李伟;;浅谈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的分析与优化[J];科技展望;2017年05期
2 詹斌;曹梦鑫;;SPS模式下汽车零部件配送路径优化[J];物流技术;2016年12期
3 施晓岚;;面向“云平台”的汽车物流服务模式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6年23期
4 梁飞;陈进军;;基于精益思想的汽车生产物流“SPS系统”方案设计研究[J];化工管理;2016年35期
5 李恺;陈晓;段军丽;周勖;;基于看板管理的量化目标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18期
6 张国方;刘徐俊;李顺喜;;基于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跨国物流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6年04期
7 王建华;王雪飞;;Supply-Hub装配式供应链物流协同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08期
8 李开成;张纪会;郑伟博;;制造业入厂物流短驳合并运输问题的优化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5年04期
9 蒋丽;王红岩;;集配中心模式下供应延迟干扰管理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年16期
10 秦超;刘勤明;;汽车制造企业循环取货物流能力构成及评价[J];物流科技;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祖宾;;SGMW总装车间SPS运行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9期
2 李晓春;钟雪灵;王雄志;王国庆;;配送中心动态分区拣货系统优化设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杰;陈峰;;不确定环境下的越库调度的模型及算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1期
4 梁昌勇;徐彬;俞家文;王沙沙;;基于RFID的汽车总装物料配送过程的Petri网建模与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9期
5 耿炜;;零件分拣系统(SPS)项目在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的实施[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魏鑫;胡江;赵剑道;;基于拉动式生产的物料配送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05期
7 耿少辉;曾敏刚;;东风日产的入厂物流运作[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年10期
8 伊俊敏;周晶;高晓亮;施挺;;某发动机厂零件循环取货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S1期
9 苟海平;李赞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形势与战略选择[J];汽车工程;2007年11期
10 顾翔华;;争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小巨人』[J];中国汽摩配;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随军;食品安全与SPS措施[J];中国标准化;2005年06期
2 澹凡忠,王洪波,黄真;并联6-SPS机器人的影响系数及其应用[J];机器人;1989年05期
3 王浩;王子斌;;一种2Gsps数字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9年04期
4 Norbert Hoyer;Thomas Hammermeister;;运动控制器无需SPS可使机床实现自动化[J];现代制造;2008年39期
5 金振林 ,高峰;6-SPS正交机构的运动学传递性分布研究[J];机械传动;2001年03期
6 ;西门子在德国SPS展会上发布SIMATIC ET 200SP[J];中国仪器仪表;2012年01期
7 林峰;王兴庆;戴瑞光;;脉冲电流在SPS工艺中的作用[J];粉末冶金工业;2008年02期
8 周奎,廖祥平;百特SPS_(550)型人工肾“特殊故障”维修1例[J];西南国防医药;2000年05期
9 李浩嘉;李永利;黄威;刘卫强;岳明;张久兴;;声化学-SPS制备Nd_2Fe_(14)B/α-Fe双相复合磁体的结构与性能[J];中国稀土学报;2009年04期
10 潘利军;张东涛;岳明;李扬超;许刚;张久兴;;SPS制备SmCo_(7-x)Fe_x块状纳米晶磁体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建;陈正捷;郭英;;双路100MSPS高速数据采集系统[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连军;江莞;陈立东;;纳米氮化钛增强碳化钛复合材料的SPS快速烧结[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甄强;李榕;袁强;Michel Drache;Rose-Noelle Vannier;鲁雄刚;;SPS制备纳米晶Bi_2O_3-Ln_2O_3固体电解质的反应机理[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4 谭兴龙;何文艳;任大鹏;雷代富;;纳米Al_2O_3/ZrO_2陶瓷的火花等离子烧结(SPS)[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鞠文;中国—东盟SPS合作协调员研修班取得成功[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2 记者 杜蔚涛 罗猛 通讯员 韦万春;第三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SPS合作)在南宁举行[N];广西日报;2012年
3 WTO/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 马随军;食品安全与SPS措施[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4 菊文;中国—东盟SPS合作协调员研修班成功举办[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记者关景奎;中欧食品安全和SPS联合委员会第四次全会在京召开[N];中国食品报;2009年
6 WTO/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 马随军;食品安全与SPS措施[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宝辉;玉米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克隆及对甜菜遗传转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董银果;SPS措施对猪肉贸易的影响及中国遵从方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相文;SPS制备PbS量子点玻璃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2 吴贵文;基于SPS的W汽车企业内饰线零部件配送优化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3 罗骞;5GSPS示波器采集存储模块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周旭光;4Gsps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前端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魏圣楠;1.5Gsps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贾荣荣;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克隆及对棉花的遗传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军;10位200MSPS流水线DAC的研究和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吴俊民;WTO中SPS贸易壁垒含义分析及我国的对策建议[D];厦门大学;2001年
9 郝慧;甜菜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魏莉;煤渣-SPS吸附降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5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57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