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结构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结构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 创新成果产业化 人力资本结构 企业家资本 空间计量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在全球流动的趋势愈加普遍,而创新则成为一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运行和快速增长都存在下行压力,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是我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途径。早在“十五”规划中,我国就提出“要紧密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国家目标,按照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简称‘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包括两部分:一是规模效应,二是结构效应。我们常见的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总量从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被称为规模效应;还有一种是保持人力资本总量不变,通过调整其内部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结构效应。在之前的多数研究中人们过多的重视人力资本的规模效应,对其结构效应意识不足,从而导致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大大低估。所以本文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入手,研究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情况进行研究,定性分析中对创新产业系统、人力资本结构等概念进行梳理,并对31个省市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概况以及人力资本情况进行介绍,总结了我国创新成果产业化现状,在定性分析中还详细分析了人力资本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作用机制。第三章中通过定性分析,我们初步得到人力资本结构中教育资本、健康资本、技术资本、企业家资本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第四章中,我们进一步对定性分析中的四个因素量化分析,考虑到相邻区域间的相互影响,我们采用空间计量对31省市的2008-2013六年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指标和人力资本结构数据进行OSL,SEM,SLM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技术资本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影响最为显著,健康资本和高校高素质人才资本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家资本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受到我国体制因素的限制,我国的企业家资本在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最后在我国创新成果产业化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印度、美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中人力资本积累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创新体系中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创新 创新成果产业化 人力资本结构 企业家资本 空间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F12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目的10
- 1.4 研究方法10-11
- 1.5 研究内容11-13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3-20
- 2.1 关于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13-14
- 2.2 关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究14-16
- 2.2.1 创新基本理论研究14-15
- 2.2.2 创新的概念研究15-16
- 2.2.3 产业化的理论研究16
- 2.3 关于产业化衡量指标的研究16-17
- 2.4 关于人力资本结构的研究17-20
- 2.4.1 人力资本结构理论基础17-18
- 2.4.2 人力资本结构分类18-20
- 第3章 我国创新成果产业化及人力资本结构的定性分析20-31
- 3.1 我国产业创新系统形成机制分析20-24
- 3.1.1 产业创新系统核心要素及功能20-21
- 3.1.2 产业创新系统运作机制21-22
- 3.1.3 我国产业创新分布概况22-24
- 3.2 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成果产业化24-29
- 3.2.1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25
- 3.2.2 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人力资本结构要素分析25-27
- 3.2.3 我国人力资本结构差异与创新成果产业化27-29
- 3.3 人力资本在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29-31
- 第4章 我国人力资本结构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影响的定量分析31-45
- 4.1 变量指标的选择与描述31-37
- 4.1.1 人力资本结构变量指标的选择与描述31-33
- 4.1.2 创新成果产业化变量指标的选择与描述33-37
- 4.2 计量方法及变量选择与检验37-41
- 4.2.1 计量方法37-39
- 4.2.2 变量选择与检验39-41
- 4.3 模型建立及估计41-43
- 4.4 计量结果分析43-45
- 第5章 国外创新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45-51
- 5.1 印度创新体系与人力资本45-46
- 5.2 美德创新体系与人力资本46-48
- 5.3 日本创新体系与人力资本48-50
- 5.4 国外经验对我国创新体系中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启示50-51
- 5.4.1 推进人才国际化并提高人力资本流动50
- 5.4.2 实行更广泛的制度创新50
- 5.4.3 改进教育体系,增加高质量人力资本50-51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51-57
- 6.1 研究结论51-52
- 6.2 对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建议52-55
- 6.2.1 继续加强技术资本的投入,支持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52-53
- 6.2.2 重视健康资本积累,为其他人力资本提供保障53
- 6.2.3 实行人才激励政策,,实现全方位人才资本积累53-54
- 6.2.4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革营造公平市场54-55
- 6.3 创新与不足55-57
- 6.3.1 创新点55-56
- 6.3.2 不足之处56-57
- 参考文献57-61
- 后记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云朴;惠宁;吴乐;;中国区域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效率差异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3年01期
2 张廷璧;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J];湖北社会科学;1999年07期
3 ;天津港“牵手”大连高校推动成果产业化[J];航海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石良平,贺林玲;技术成果产业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J];探索与争鸣;1996年09期
5 汤东宁;推进高新成果产业化是当务之急[J];神州学人;2000年04期
6 孔祥金,孙长凯,徐秀美;促进高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策略[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白云朴;惠宁;;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8 刘志远;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交易障碍的实证分析[J];科技导报;2001年05期
9 张静;;论“民高”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4年05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绍贵;郑铁;;科学发展观与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李绍贵;郑铁;;科学发展观与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3 郑贤尧;;开展信用担保 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4 郑贤尧;;开展信用担保 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晖;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关键在政策[N];科技日报;2009年
2 付敬;国务院出台15条新规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N];经理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宗禾;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加强[N];江苏科技报;2009年
5 郑经;我国将加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国家发改委有效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志喜;国家发改委解读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N];西部时报;2009年
8 科技局办公室;《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解读[N];镇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明;鼓励研发政策出台 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加强[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出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丹丹;人力资本结构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影响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6年
2 苏乃乾;哈工大技术成果产业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贺灵;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互动机理及绩效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82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68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