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污染物排放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9:10

  本文关键词:中国污染物排放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污染物排放强度 地区差异 β收敛 α收敛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基尼系数、Theil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对中国污染物排放强度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并基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差异显著,以200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西部差异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存在α收敛;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均不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而在引入人均GDP、产业结构等六个变量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存在明显的条件β收敛,即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推进以及贸易自由度增加,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将达到各自的稳态水平,同时各地区污染排放强度的收敛速度呈现中部最快、西部次之、东部最慢的格局。
【作者单位】: 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污染物排放强度 地区差异 β收敛 α收敛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引  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提升为“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明确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的目标要求。污染物排放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已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因此研究污染物排放,深化污染物减排内涵以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宗义;文晓茜;刘亦文;;中国污染物排放强度及其收敛性的区域差异研究[J];经济数学;2014年04期

2 周曙东;张家峰;;江苏农村工业化中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污染排放强度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3 杜慧滨;王洋洋;;中国区域全要素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收敛性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4 乔晓楠;段小刚;;总量控制、区际排污指标分配与经济绩效[J];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5 彭文强;赵凯;;我国碳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于建辉;;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7 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8 陈青青;龙志和;;中国区域CO_2排放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1年06期

9 杜克锐;邹楚沅;;我国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性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单位根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10 季民河;武占云;姜磊;;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设定问题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清;居民环境偏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婷;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差异及其相互关系[D];重庆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洪;夏阳;赵宝福;;中国碳排放绩效测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CHENG Yeqing;WANG Ying;WANG Zheye;DU Na;SUN Yu;ZHAO Zhizhong;;Spatio-temporal Dynamic of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Northeast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6年05期

3 钟国辉;;农地征收、农地流转与农民人均收入——基于空间滞后模型估计[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年05期

4 杨丰源;柳震;;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经济论坛;2016年09期

5 李悦铮;徐凯;王凯;;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4期

6 杨玉文;滕飞;;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进阶段及互动效应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6年08期

7 张文静;王强;吴悦颖;叶维丽;文宇立;刘雅玲;;中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特色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年07期

8 余敦涌;张雪花;;基于随机前沿的天津市碳排放效率分析[J];环境工程;2016年09期

9 梁雪石;郑福云;郭文栋;;我国关于碳排放效率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2016年12期

10 邹辉;段学军;;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演变[J];地理科学;201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康达华;央省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内在机制和效果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2 王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香杰新;东莞市环境公民社会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赵志勇;收入差距、偏好差异与环境污染[D];南开大学;2013年

5 范允奇;我国碳税效应、最优税率和配置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亦文;胡宗义;戴钰;;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路径研究[J];经济数学;2013年03期

2 戴钰;刘亦文;;中国城市化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J];经济数学;2013年01期

3 赵红;彭馨;;对外贸易、相对收入与污染物排放——基于我国省级单位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卞亦文;;非合作博弈两阶段生产系统的环境效率评价[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7期

5 牛海鹏;朱松;尹训国;张平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年04期

6 尤建新;陈震;张玲红;马军杰;;我国连续性全要素CO_2排放绩效空间差异及成因研究——基于Sequenti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J];预测;2012年02期

7 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8 杜克锐;邹楚沅;;我国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性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单位根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9 王永龙;;我国高碳发展模式下的碳生产率增长分析[J];经济学家;2011年09期

10 李涛;傅强;;中国省际碳排放效率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扬胜;;关于“药品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工作[A];二○○三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3年

2 李光灿;;铸造行业能耗降低20%、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途径[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波;刘永春;董万强;张和生;崔高峰;;铁路典型站段污染物排放及监测现状[A];“十一五”环保成果汇编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师兴兴;张世红;;两种不同类型家用燃烧器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杨德利;贾明;;燃油重元素污染物初探[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6 任艳红;周树勋;;浙江省污染物排放总量许可与监管体系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王好;蒋雅莉;杨朝晖;赵苗;;成都市重点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现状简析[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志轩:污染物排放控制不应“一刀切”[A];《电站信息》2013年第07期[C];2013年

9 赵卫红;林秋平;胡清华;肖辉;林长城;;福建省致酸污染物减排分析及控制对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10 宋建忠;;福建省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现状和控制对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关鹏玉 通讯员 王思力;多项行动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标[N];承德日报;2013年

2 李开;主要污染物排放去年实现当年减半[N];河北日报;2013年

3 记者 陈艳;今年我省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确定[N];陕西日报;2013年

4 记者 张玉珍;我省减少油气污染物排放出实招[N];江西日报;2013年

5 记者 孙秀艳;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N];人民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刘晶;污染物排放决定雾霾[N];中国环境报;2014年

7 董友贵;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8 陈健鹏 高世楫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进入转折期(四)[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9 笼箫;北美污染物排放化工列第三[N];中国化工报;2004年

10 郭文生 李铁军;百家企业污染物排放得到监控[N];中国环境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礼强;钱塘江水环境主要污染物通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浩学;动态环境下汽车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3 高鹏;松花江水体中酚类污染物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超;北京及周边地区雾霾天气污染物区域输送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李莹莹;京津冀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测算及减排防控策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庭;民用单元住宅空气污染扩散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洁玲;污染物排放和转移登记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高广银;基于珠江河网—河口一体化三维模型的污染物通量研究[D];中山大学;2015年

6 周超凡;青岛市镇街行政区氮污染物入海排放数量计算方法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李南忘;基于数据挖掘方法通过简约参数建立水质异常检测及污染物识别系统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许媛媛;浅水间断问题的水流泥沙及污染物输运数值模拟[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9 王逸欣;河南省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及其健康影响评价[D];郑州大学;2016年

10 冯耿圆;我国限制污染物排放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8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718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