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协同演化 机理 能源强度
【摘要】:如何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降低能源强度,推动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以系统间协同演化理论为基础,改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的测度方法,并采用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够显著降低地区能源强度,且其对降低地区能源强度的贡献强于政府干预、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外商投资和能源价格等因素;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在东、中、西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从动态发展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呈增强趋势;产业结构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影响地区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存在门限效应,只有当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一定水平后(高于0.756 8),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才变得显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三种机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影响地区能源强度。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节能减排效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根据不同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节能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在推动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节能减排效应的有效发挥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协同演化 机理 能源强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研究”(编号:13&ZD019) 教育部创新团队“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编号:IRT13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组织间知识网络的中国国际服务外包接包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研究”(编号:14YJC630014)
【分类号】:F206;F124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兴起并逐渐渗透融合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构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融合改变了企业层面上的生产运作方式,提升了产业层面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并重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荣;王力;;江苏省“十五”期间能源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05期
2 滕玉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基于31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2期
3 滕玉华;;中国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魏巍贤;王锋;;能源强度收敛: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5 彭远新;林振山;;江苏、安徽能源强度比较分析与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6 李树;陈刚;;环保产业对能源强度及其地区差异的影响——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3期
7 邓萍萍;;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子的经验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8 袁梁;;价格因素对我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年10期
9 符冠云;郁聪;熊华文;;典型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能源强度的变化及启示[J];中国能源;2012年03期
10 仲伟周;任炳群;郭大为;王军;;我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统计特性及政策含义[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丽;王铮;;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宏伟;;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关系辨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李禾;更高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将使节能环保双赢[N];科技日报;2011年
3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蔡华杰;降低能源强度+控制消费总量=节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能源强度、碳强度指标并不低[N];南方周末;2011年
5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教授 何建坤;中国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下)[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能源与气候项目高级研究员 威廉·钱德瑞 编译 林永锋;正确看待中国今后十年的承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志青;怎么看目前中国的能效水平?[N];文汇报;2012年
9 韶关日报记者 王建喜;真抓实干确保完成目标任务[N];韶关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肖明;下降18% 专家建言“十二五”碳强度减排可行目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炎治;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国涓;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阳;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彭青;湖北省能源强度变化因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张泊远;青海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瑜鑫;中国省域能源强度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6 李江;中国能源强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许华;江苏省能源强度变动特征及成因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8 于明明;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潜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张丹;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王凤;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因素分解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35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73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