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一个理论框架
发布时间:2017-09-04 20:46
本文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一个理论框架
【摘要】:如何建设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制度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课题。社会共治要求政府与企业由非对等的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转为对等的合作者与互动者。梳理研究文献和分析客观实际可以得到结论,政府应该在确定治理的基本规则和其他主体的治理边界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机制、惩罚机制、教育机制等,诱导、鼓励和迫使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强化自律行为,从而实现治理方式由强制向自律,由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共治 政府治理 企业自律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的社会共治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630094) 201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2014CJJ0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03;D630
【正文快照】: 风险来自于工业时代建立起来的规范和体系,是人类劳动的异化。但由于公共机构的复杂化、企业摆脱责任、科学发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风险责任的明确和分摊变得十分困难[1]。因此,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政府、食品企业等主体总是相互推脱责任,表现出“有组织的无责任”。这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喜凤;;STS视域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共治——“瘦肉精”事件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曼;唐晓纯;普劼U,
本文编号:793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79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