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从秩序自由主义角度分析哈尔茨改革对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4 20:47

  本文关键词:从秩序自由主义角度分析哈尔茨改革对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哈尔茨改革 劳动力市场政策 失业 秩序自由主义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了著名的“经济奇迹”,这在劳动力市场上体现为“就业奇迹”。自此之后,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两德统一之后德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经历了几次波动,尤其是在近年来的世界经济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与其他欧洲主要国家不同,德国经济并未在危机中受到重挫,甚至在欧债危机期间实现了第二次“就业奇迹”。究其原因,除了例如短时工作制、工资节制等措施在短期内对劳动力市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之外,哈尔茨改革的实施也对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秩序自由主义角度来分析哈尔茨改革中主要措施的影响,试图对哈尔茨改革实施以来的成效作出全面的评价。德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以秩序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德国试图通过这一经济秩序在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中寻求国民经济的“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中管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主要通过建构性原则(konstituierende Prinzipien)和规范性原则(regulierende Prinzipien),而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变化则可以通过对规范性原则的履行进行解释。在对哈尔茨改革进行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分析了2000年以来德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以及联邦政府对于就业的态度。2005年德国失业率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点,之后缓慢下降,在两次危机期间也并未产生较大波动,其总体发展趋势较为稳定。从政府政策来看,施罗德和默克尔政府一直重视就业和发展问题,因为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总体走势,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并且两任总理任期内实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延续性。在哈尔茨改革实施之前,德国经济发展在本世纪初陷入困境,劳动力市场发展因而受到制约;在施罗德再次当选之后,他决定对社会福利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另外,联邦劳动局职业介绍丑闻使其效率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备受诟病。在这一背景下,哈尔茨委员会提出改革方案,这一系列改革秉持“促进加要求”(Fordern und Fordern)原则,成为“2010议程”(Agenda 2010)的重中之重,旨在通过一系列促进措施使失业者的就业积极性提高,重新回到劳动市场中去。哈尔茨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联邦劳动局的重组,以提高联邦劳动局及各级部门的效率和管理能力。其次,福利水平的整体降低以及失业金领取时长缩短可以促使失业者重新寻找工作。第三,为求职者提供特定岗位或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来作为他们返回劳动力市场的过渡。这些主要改革措施反映了德国劳动能力市场政策从主动型(aktiv)向激励型(aktivierend)的转变,其本质也符合“促进加要求”原则。哈尔茨改革措施主要针对劳动力市场和福利体制中的症结,但是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在短期内无法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明显影响。从长期看,哈尔茨改革可以使失业率逐步降低,并可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如长期失业问题严重、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劳动者被迫寻找工作等问题仍需要得到解决。这一在施罗德总理任期内开始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在默克尔任期内得到了改进和延续,以便继续发挥改革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小改革的负面影响。相关规定的修改可以使劳动力市场政策不断适应于变化的状况,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失业者和就业者的权利。从秩序自由主义角度,哈尔茨改革代表了国家对市场干预程度的减弱,国家向市场让渡了更大空间用于自我调节,来减少失业状况的产生。德国开始注重激励型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实施,通过强化失业者的独立性和自我责任感,来使他们通过积极寻求岗位来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中。但是在削减福利水平的同时应该同时注重公平问题,改善长期失业者和职业能力不足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
【关键词】:哈尔茨改革 劳动力市场政策 失业 秩序自由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516
【目录】:
  • 致谢辞4-5
  • 中文摘要5-7
  • 摘要7-10
  • 目录10-13
  • 正文13-85
  • 参考文献85-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喜春;吴海军;;用科学方法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J];中国就业;2000年11期

2 马斌;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制约因素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刘迎春;面向劳动力市场 寻求就业新出路[J];现代技能开发;2000年07期

4 李辉;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关于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6 ;专家研讨劳动力市场建设指导思想[J];中国就业;2001年06期

7 陈华麟;;省厅开展劳动力市场执法检查 净化劳动力市场 规范职业中介管理[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1年02期

8 A.L.卡利伯格,新馨;美国雇佣关系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韩星,万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刍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刘红生;浅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丽;;北京、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本-外”分割:现状、归因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建国;;关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思考[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纪新青;宋明爽;康维波;;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及就业制度改革中的政府干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翁光兰;;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全国大一统[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钟甫宁;何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扩大就业机会、统一劳动力市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尚长风;殷国玺;;不同成因的城乡失业及治理[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8 罗来淼;;加快鹰潭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几点意见[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陆海深;;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政策性阻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10 金汝斌;陈诗达;陆海深;;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政府职能[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罗娜;大中专生青睐我市劳动力市场[N];安康日报;2007年

2 张车伟;欧盟劳动力市场改革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伯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的市场[N];宁波日报;2007年

4 文慧;万余研究生武汉劳动力市场求职[N];湖北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帆;我市实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种增加到264个[N];盘锦日报;2007年

6 吕凤骥邋见习记者 郝明芳;海城零工劳动力市场投入使用[N];鞍山日报 ;2008年

7 通讯员 柳之强;我地区首次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N];日喀则报;2009年

8 ;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沈阳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N];沈阳日报;2014年

9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淑娟 石美遐;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N];光明日报;2014年

10 编译 王悠然;建立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姣娜;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金陈飞;中小企业与贫困减缓[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杨红彦;汇率、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劳动力市场调整[D];南开大学;2012年

6 冯冰;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D];南开大学;2012年

7 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08年

8 丁波文;墨西哥劳动力市场与政府就业促进政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孙妍;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解析[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一光;中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郭敏;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及其影响[D];贵州大学;2006年

3 程世波;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背景下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分析[D];长江大学;2012年

4 储天骄;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杨彦e,

本文编号:793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793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