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陆港 物流基核 基核承载能力 概念模型 定量模型 物流量
【摘要】:内陆港的建设可以实现沿海口岸的功能,实现内陆企业的快速通关,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增加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量。内陆港物流基核发挥其场源作用,不断集聚吸引内陆地区的物流资源,带动内陆港经济的发展。内陆港要科学可持续地发展物流业,才能持续带动内陆腹地经济发展。本文在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从内陆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内陆港物流基核为研究对象,借助内陆港形成理论、集成场理论、承载能力理论、交通运输规划理论、环境保护等基础理论的指导,提出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定义、特征和要素等基本要点。并深入分析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影响因子,用基核概念模型描述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主要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理论的概念体系框架基础上构建物流基核功能区物流承载能力模型、路网交通承载能力模型、外部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理论的定量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得到内陆港物流基核集聚吸引货源的能力和影响物流基核发展的瓶颈因素,能够避免内陆港的盲目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内陆港物流基核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最后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进行承载能力的测算和瓶颈因素分析。论文研究目的是为内陆港物流基核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合理充分利用物流基核资源,提高内陆港的物流服务水平和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内陆港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陆港——空港、陆港——海港联动、公铁海国际多式联运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关键词】:内陆港 物流基核 基核承载能力 概念模型 定量模型 物流量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2
- 1.2 研究综述12-14
- 1.2.1 内陆港相关研究12-13
- 1.2.2 承载能力相关研究13-14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14-18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5-18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18-25
- 2.1 内陆港形成理论18-19
- 2.1.1 内陆港的演变过程18-19
- 2.1.2 内陆港的形成动因19
- 2.2 集成场的基核理论19-22
- 2.2.1 集成场视角的物流基核内涵19-20
- 2.2.2 内陆港作为物流基核的集聚作用20-22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22-25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22-23
- 2.3.2 可持续发展的方法23-24
- 2.3.3 承载能力与内陆港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4-25
- 第三章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概念体系构架25-38
- 3.1 承载能力理论25-29
- 3.1.1 承载能力的起源25-27
- 3.1.2 承载能力概念的发展27-29
- 3.2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内涵29-33
- 3.2.1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定义30
- 3.2.2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要素30-32
- 3.2.3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特征32-33
- 3.3 影响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因子33-35
- 3.3.1 影响内陆港物流基核需求压力的因子33-34
- 3.3.2 影响内陆港物流基核供给支撑力的因子34-35
- 3.3.3 相互作用分析35
- 3.4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概念模型35-38
- 第四章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理论模型38-67
- 4.1 定量模型的研究思路38-39
- 4.2 基核内部承载能力39-54
- 4.2.1 内陆港物流基核物流承载能力39-45
- 4.2.1.1 内陆港物流基核的主要功能39-41
- 4.2.1.2 内陆港物流基核货物种类的确定41-43
- 4.2.1.3 内陆港物流基核功能区物流承载能力测算43-45
- 4.2.2 内陆港路网交通承载能力模型45-54
- 4.2.2.1 路网拓扑结构45-46
- 4.2.2.2 路段通行能力46-49
- 4.2.2.3 路网交通承载能力测算模型49-54
- 4.3 基核基底承载能力54-59
- 4.3.1 能源承载能力约束54-56
- 4.3.2 环境污染承载能力约束56-57
- 4.3.3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约束57-59
- 4.4 交通量—物流量转换59-62
- 4.4.1 交通量、运输量、物流量及其相互关系59-60
- 4.4.2 交通量—物流量转换关系60
- 4.4.3 交通量—物流量转换模型的建立60-61
- 4.4.4 路网货运负荷测算61-62
- 4.5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综合确定62-67
- 4.5.1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综合计算63
- 4.5.2 制约内陆港物流基核发展的瓶颈分析63-64
- 4.5.3 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改善措施64-67
- 第五章 实证分析67-80
- 5.1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概况67-68
- 5.1.1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历程67
- 5.1.2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战略定位67-68
- 5.2 西安国际港务区基核内部承载能力计算68-78
- 5.2.1 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承载能力测算68-71
- 5.2.2 西安国际港务区路网交通承载能力测算71-77
- 5.2.3 交通量——物流量转换77-78
- 5.3 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的确定78-80
- 结论与展望80-83
- 参考文献83-88
- 附录:最短路径算法Java程序88-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3-94
- 致谢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北四方合作建设长春内陆港[J];港口经济;2008年06期
2 张戎;艾彩娟;;内陆港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综合运输;2010年01期
3 ;浙江将投资190亿打造“义乌内陆港”[J];水运工程;2010年12期
4 张彬;王海霞;丁敏;;内陆港发展建设相关问题[J];水运工程;2011年S1期
5 郝玉柱;刘振峰;;北京内陆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10期
6 何伟;;石家庄内陆港通关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05期
7 关文;;中国内陆港是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突破口[J];中国对外贸易;2012年08期
8 郝玉柱;刘振峰;;我国内陆港运营及通关模式[J];物流技术;2013年09期
9 ;大连港投资建设长春内陆港[J];水运工程;2008年06期
10 ;连云港“内陆港”建设论坛征稿揭晓[J];大陆桥视野;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琴;吴江;;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贵州内陆港建设效果分析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娜 杜乐乐;首票货物“试水”内陆港[N];国际商报;2007年
2 郭娜邋乐乐 李巍;首票货物“试水”石家庄内陆港[N];河北日报;2007年
3 ;加快内陆港发展 推进沿海强省建设[N];河北日报;2007年
4 记者 范玉蕾邋实习生 杨明月;专家学者研讨石家庄内陆港发展[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范玉蕾;石家庄内陆港发展前景广阔[N];石家庄日报;2007年
6 武福臣邋佟荣满;邯郸为什么要建设内陆港[N];邯郸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宝芝邋通讯员 李健;今年已有千余票货物从内陆港出关[N];石家庄日报;2008年
8 李健;海关穿针引线 内陆港水到渠成[N];国际商报;2008年
9 记者 贾超时 杨曙光;最大限度释放内陆港功能[N];大庆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赵志芸;青岛港携手两家疆内企业建设新疆国际内陆港[N];新疆日报(汉);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征;基于环境约束和货主效用的内陆港选址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明;河北省内陆港发展水平及潜力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巍;天津港与内陆港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李紫健;东三省启运退税内陆港选址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郑俊杰;我国西北地区内陆港层次布局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王雅;内陆港物流基核承载能力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邹伟宏;东北地区内陆港选址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李恒;河南公路内陆港的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刘瀛寰;内陆港选址风险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梁咏;沈阳内陆港规划与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双双;我国内陆港的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1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88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