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P加固RC梁-板-柱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钢筋混凝土框架 + 中节点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试验中设计了考虑楼板和正交梁的足尺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柱端、梁端采用CFRP加固对梁-板-柱中节点抗震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了节点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及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等。结果表明:由于楼板和正交梁的影响,未加固节点呈现"强梁弱柱"的柱铰失效模式;采用CFRP仅加固柱端或同时加固柱端及梁端,对节点承载力影响较小,但可有效提高节点的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使中节点的破坏模式由柱铰机制转为"强柱弱梁"的梁铰机制,仅采用CFRP加固柱端的方法效果更好;由于正交梁的存在,节点核心区在较大位移水平下未出现明显的剪切破坏。
[Abstract]:In the experiment, the joints of full-scal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considering floor slab and orthogonal beam are designed, and the quasi-static test i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FRP reinforcement at the end of column and beam end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and failure mode of beam-slab-column joints. The failure mode, hysteretic curve, skeleton curve, energy dissipation, displacement ductility, stiffness degradation and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core of the joint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floor slab and orthogonal beam, the failure mode of "strong beam and weak column" appears in the unstrengthened joints, and CFRP is used to reinforce only the column end or the column end and beam end simultaneously, which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joint. However, the displacement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ability of the joints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and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middle joints can be changed from the column hinge mechanism to the beam hinge mechanism of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and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column ends only with CFRP is more effective,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orthogonal beams, There is no obvious shear failure in the core region of the node at large displacement level.
【作者单位】: 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150,5147814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项目(2015T80354)
【分类号】:TU398.9;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余江滔;陆洲导;张克纯;;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修复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12期
2 冼巧玲;江传良;周福霖;;混凝土框架节点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新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5期
3 曹忠民;李爱群;;抗震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进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吴波,王维俊;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5 余琼,陆洲导;受损对碳纤维加固框架节点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黄小奎,崔凯成,熊丹安;碳纤维布加固梁柱节点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陆洲导,洪涛,谢莉萍;碳纤维加固震损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初步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代玉;FRP加固非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震宇;马财龙;乔鑫;王代玉;;CFRP加固RC梁-板-柱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5期
2 杨勇;王婷;陈伟;刘如月;伊波松;马晨光;;预应力钢带加固震后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3 赵宝成;王军良;于安林;顾强;;内填Y形偏心钢支撑加固RC框架结构设计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4 胡克旭;赵志鹏;尹帅锋;;新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震损RC框架节点低周反复试验数值模拟[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5 彭亚萍;董光;;FRP加固节点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S2期
6 刘伯权;高佳明;刘喜;黄华;黄凯;;基于神经网络的钢筋混凝土节点抗剪计算[J];世界地震工程;2015年04期
7 刘波;韩玉涛;闫文赏;倪国葳;;碳纤维加固与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抗震性能对比[J];世界地震工程;2015年04期
8 薛建阳;翟磊;张风亮;李义柱;;扁钢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残损节点的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9 张波;;FRP加固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09期
10 许成祥;许奇琦;许凯龙;杜国锋;周立;;外包钢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双双;RC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系数与综合反应修正系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4期
2 张敏政;;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的房屋震害[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3期
3 彭亚萍;王铁成;刘增夕;黄博升;;FRP抗震加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4 胡显奇;申屠年;;连续玄武岩纤维在军工及民用领域的应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年06期
5 王步,王溥,夏春红;核心区外碳纤维布增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7期
6 吴波,王维俊;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7 余琼,李思明;柱加大截面法加固框架节点试验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4期
8 陆洲导,宋彦涛,王李果;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4年05期
9 余琼;框架节点加固方法探讨[J];结构工程师;2004年01期
10 黄小奎,崔凯成,熊丹安;碳纤维布加固梁柱节点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敬登虎;FRP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模型及其在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晓勇;钢筋混凝土柱钢筋套箍加固试验方法[J];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贾引龙;;房屋加固改造技术措施及施工控制[J];山西建筑;2011年06期
3 邹卫球;某危房的检测鉴定与加固[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5期
4 王亚勇;;奥运场馆加固改造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简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S1期
5 孙绪杰;王凤来;张厚;刘伟;;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方法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3年14期
6 丁宇坤;张胜;高建军;;呼和浩特车站西街恒诺大厦结构加固改造[J];铁道建筑技术;2013年S1期
7 顾冬生;吴刚;吴智深;;地震荷载作用下FRP用量对加固RC圆柱变形能力影响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5期
8 安临斐;框架结构工程的加固处理[J];山西建筑;2002年04期
9 陈伟;孙海;;单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改造[J];住宅科技;2006年02期
10 杨学宏;;上海财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单向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加固改造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其廉;杜守军;郑世夺;王耆生;邢海文;刘春华;;遭受氯盐腐蚀病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及加固[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伟红;黄羽立;叶列平;陈小兵;楼宇;;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圆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陈立军;于滨;朱艳;;北京工业大学土建实验楼Ⅰ段加固工程[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先明;彭卫;;外包角钢加固柱正截面承载力实用计算法[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富荣;范生海;;FRP加固混凝土柱的应用与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趁趁;高丹盈;张启明;;冻融作用下FRP加固混凝土圆柱耐久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胡克旭;赵凯;王志明;;新型材料加固震损RC框架的动力弹塑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8 胡孔国;宋启根;刘和元;;喷射混凝土加固柱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下的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9 黄奕辉;王全凤;林建华;杨勇新;岳清瑞;;玻璃纤维布包裹加固RC柱抗震性能试验[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英磊;黄羽立;叶列平;;GFRP加固高强混凝土方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曾小标 (揭阳市揭西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北山希望小学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加固[N];广东建设报;2003年
2 李萍;“飞碟”盼首金[N];中华建筑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牛洁;粘贴钢板和碳纤维布复合加固混凝土T形柱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马瑞彦;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加固混凝土方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2年
3 白晓彬;环向预应力FRP加固混凝土圆柱轴心受压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向在兴;仅按重力荷载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能力及加固方法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77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7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