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评价”视角下基于FLUS模型的武汉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14:20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对于保障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现有研究多以规划实践的技术探讨为主,但对资源环境的定量化评估不足,且较少在大都市区尺度开展研究。本文以武汉大都市区为研究案例,提出在耦合多种要素构建"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FLU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等对结果进行分析校验。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模拟KAPPA系数为0.95,总体精度为0.96,能较好的反映未来用地变化情况,且结果显示城镇建设用地呈蔓延式扩张,有必要通过划定边界来控制城镇开发;②根据模拟结果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能够避免城镇建设集中占用生态或农业价值较高的区域,并在优化形态的基础上改善武汉大都市区的城镇空间布局,有很强的适用性;③驱动体系评价表明,相较于单一因子库,"双评价"因子库精度更高,且更能优化景观格局,促进建设用地斑块集聚发展并填补建成区空白,更符合区域发展诉求;④扩张结果评价表明划定结果与武汉大都市区的未来发展模式吻合,未来空间管控应重点关注临空港片区、阳逻片区、光谷-未来城片区、纸坊片区扩张的潜在价值。本研究验证了FLUS模型在武汉大都市区内应用的有...
【文章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2.2.1“双评价”体系
2.2.2 FLUS模型
2.2.3 景观格局指数评价
3 研究区和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介绍
3.2.1 基础数据
3.2.2 影响因子数据
3.2.3 开发限制区
4 结果与分析
4.1 武汉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拟
4.2 武汉大都市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4.3 驱动体系评价
4.4 扩张结果评价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建设用地扩张对景观格局演化的影响[J]. 李广东,戚伟. 地理学报. 2019(12)
[2]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J]. 王亚飞,樊杰,周侃. 地理研究. 2019(10)
[3]大都市区城市扩张过程及形态对比分析——以东京、纽约和上海为例[J]. 焦利民,龚晨,许刚,董婷,张博恩,李泽慧.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5)
[4]2004—2016年南京市城市扩张及形态演变特征[J]. 钱志友,符海月,王妍,张祎婷. 国土资源遥感. 2019(02)
[5]城市生态用地时空动态及其相关驱动力——以武汉市为例[J]. 黄隆杨,刘胜华,李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5)
[6]大都市区引领的跨界治理模式与规划实践——以武汉为例[J]. 肖志中,林建伟,王俊杰. 上海城市规划. 2019(02)
[7]基于历史情景的FLUS模型邻域权重设置——以闽三角城市群2030年土地利用模拟为例[J]. 王保盛,廖江福,祝薇,邱全毅,王琳,唐立娜. 生态学报. 2019(12)
[8]基于“双评价”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证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 罗伟玲,吴欣昕,刘小平,张大川,刘鹏华,何家律.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9(01)
[9]干旱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与实证——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 冯琰玮,甄江红,峰一,陶云,马晨阳,韩帅. 经济地理. 2019(03)
[10]北京城市居住用地扩张模式研究[J]. 刘松雪,林坚.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2)
本文编号:2926049
【文章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2.2.1“双评价”体系
2.2.2 FLUS模型
2.2.3 景观格局指数评价
3 研究区和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介绍
3.2.1 基础数据
3.2.2 影响因子数据
3.2.3 开发限制区
4 结果与分析
4.1 武汉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拟
4.2 武汉大都市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4.3 驱动体系评价
4.4 扩张结果评价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建设用地扩张对景观格局演化的影响[J]. 李广东,戚伟. 地理学报. 2019(12)
[2]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J]. 王亚飞,樊杰,周侃. 地理研究. 2019(10)
[3]大都市区城市扩张过程及形态对比分析——以东京、纽约和上海为例[J]. 焦利民,龚晨,许刚,董婷,张博恩,李泽慧.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5)
[4]2004—2016年南京市城市扩张及形态演变特征[J]. 钱志友,符海月,王妍,张祎婷. 国土资源遥感. 2019(02)
[5]城市生态用地时空动态及其相关驱动力——以武汉市为例[J]. 黄隆杨,刘胜华,李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5)
[6]大都市区引领的跨界治理模式与规划实践——以武汉为例[J]. 肖志中,林建伟,王俊杰. 上海城市规划. 2019(02)
[7]基于历史情景的FLUS模型邻域权重设置——以闽三角城市群2030年土地利用模拟为例[J]. 王保盛,廖江福,祝薇,邱全毅,王琳,唐立娜. 生态学报. 2019(12)
[8]基于“双评价”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证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 罗伟玲,吴欣昕,刘小平,张大川,刘鹏华,何家律.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9(01)
[9]干旱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与实证——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 冯琰玮,甄江红,峰一,陶云,马晨阳,韩帅. 经济地理. 2019(03)
[10]北京城市居住用地扩张模式研究[J]. 刘松雪,林坚.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2)
本文编号:2926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2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