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度量及其在权益类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度量及其在权益类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中的应用 出处:《复旦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潜在未来风险敞口 预期正风险敞口 信用价值调整 错向风险 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中的三种重要度量:潜在未来风险敞口、预期正风险敞口和信用价值调整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第二章介绍潜在未来风险敞口和预期正风险敞口的概念并比较了他们的优劣.第三章对于信用价值调整做了介绍并阐述了以往假设风险敞口与违约强度之间相互独立的不合理性,说明了考虑错向风险的必要性,并且给出了欧式期权的含错向风险的单边信用价值调整的显示解.接着笔者对双边信用价值调整在考虑金融衍生品风险时的必要性做了阐述.在计算中避免了以往对于双边信用价值调整的重复计算,并且研究了欧式期权的含错向风险的双边信用价值调整.第四章介绍利率衍生品中的利率互换,并指出其信用价值调整的计算是一揽子利率选择权的定价问题,与第三章形成了呼应.对于更加复杂的奇异衍生品,笔者给出用嵌套蒙特卡洛方法以及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方法对其信用价值调整计算的框架.本文最后介绍了笔者在法国学习及在法国兴业银行实习期间的些许经验,并对信用价值调整计算中的部分难点提出建议,包括抵押化、清算、回收率等.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通过对于信用价值调整的介绍以及对若干实例的剖析,让有关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更好地了解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in the three important measures: potential future exposure is expected risk and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potential future exposure and expected positive exposure and compar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third chapter for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it introduces and irrationality of the independent described previous assumptions between exposure and default intensity, explains the necessity to consider the risk of wrong, and wrong with the option to display the unilateral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risk. Then the author gives the solution of the necessity of bilateral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in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risk is present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peated calculation of the bilateral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and studied the wrong option to contain the risk of bilateral credit value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The interest rate swap,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is the problem of pricing interest rate options package, and the third chapter form echo. For the singular derivatives more complex, the frame is given to calculate the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by the nested Monte Carlo method and Least Squares Monte Carlo metho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some experience in learning and practice in France during the French bank,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art of the difficulty of calculating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including mortgage, liquidation, recovery rate. In this paper, hoping to attract, through the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examples,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practitio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0.9;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兰,李海燕;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的总体思路[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汪丽萍;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建设[J];企业经济;2004年10期
3 陈雪华;完善信用体系 培育信用产品——美国信用制度的启示[J];广东经济;2005年05期
4 邹向群,曹文炼,陈新年;建立我国信用体系的对策思考——兼论考察借鉴美国信用体系发展的经验[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5 ;长春:营造环境,信用推动[J];时代经贸;2006年06期
6 陈火明;;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5期
7 ;中国信用产品市场蓄势待发[J];银行家;2011年06期
8 陈文玲;美国信用体系的总体构架[J];商业时代;2002年15期
9 陈文玲;关于加快建立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21期
10 叶帆;试析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信用建设的四个关键点[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2 施丹;;会计信息在公司债信用等级迁移中的预测作用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荣昌;;契约原则:共建长三角信用社会的柱石[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陈文玲;美国政府积极引导信用需求[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陈文玲;美国信用体系的总体构架[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曹秀娟;“信用太原”何去何从?[N];山西日报;2006年
4 中国人保资产 李剑铭;信用产品可能存在投资机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独立规范 客观准确 公正公信 承载信用建设的重任[N];浙江日报;2007年
6 记者 肖树臣邋通讯员 李承锦;河南将对全省企业进行信用评定[N];工人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秦媛娜;资金瞄准信用产品 企业债券行情火爆[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顾怡;使用信用产品 推进“信用贵州”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唐志美 通讯员 郝建民;信用东营: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N];东营日报;2009年
10 潮言 赵卫民;山西工商“信用山西”建设“三结合”成果显著[N];中国工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磊;信用体系演化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陈燕;我国信用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纪婧;信用评级迁移风险的度量与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张健;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兴法;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左新敏;新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阳;美国信用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关擰航;当代美国信用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华;我国信用环境优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秦强;青岛市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5 李彬;我国信用评级规范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吴绍新;国家、市场、企业与信用的内在联系[D];山西大学;2005年
7 周烨;贵州省企业信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张北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温军;论企业信用法律制度之构建[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张建伟;信用价差期限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7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7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