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
本文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湖北省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拟合回归模型方法,对湖北省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并不断由中度协调转向优质协调。2002年之后,湖北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步入稳步提升阶段,2008年起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并于2010年首次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这一发展趋势主要以政策改革为驱动力。通过模型预测得知,湖北省2015—2020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差距将逐渐拉大,土地城镇化水平将明显超过人口城镇化,但二者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而其协调程度与变化趋势以及土地城镇化后续效应尤其值得密切关注。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Hubei Province and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using the fitting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2000.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in Hubei Province is basically in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ate, and constantly from moderate coordination to quality coordination. After 2002.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Hubei Province has stepped into the stage of steady improvement. Since 2008,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land urbaniza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on 2010, it surpassed the speed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development trend is mainly driven by policy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of the model, the gap betwee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in Hubei Province will gradually widen in 2015-2020. The level of land urbanization will b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but the growth rate of both will gradually decrease and tend to be stable, and its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change trend as well as the follow-up effect of land urbanization 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586)
【分类号】:F299.21;C924.2;F301
【正文快照】: 0引言城镇化水平是现代社会衡量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有效指标。随着城镇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形态[1],城镇化也开始呈现多面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方面。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13年全国“两会”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宏玲;徐腾;;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2期
2 李秋颖;方创琳;王少剑;王洋;;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少华;黄缘罡;刘剑锋;;我国政策过程与城市用地增长的周期关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4期
2 刘法威;许恒周;王姝;;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8期
3 张虹;李月臣;汪洋;;近10年重庆市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的演变过程及空间格局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4 卢长安;游斌;郑丹;;论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J];中国房地产;2014年18期
5 张飞;孔伟;;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5期
6 王丽艳;郑丹;游斌;;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12期
7 舒晴;李全;杨煜丹;;我国中部6省人口-土地城市化失调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8 李小敏;陈多长;;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原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4年12期
9 韦钰;毛蒋兴;韦俊敏;;广西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王云霞;南灵;;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徐腾;张军民;张璞;;山东省城市人口—空间城镇化质量水平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2 孙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2013年
3 蒋希冀;叶丹;;马太效应下的城镇化路径及城乡规划编制革新[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4 孙燕红;胡星;潘兆宇;张成智;田高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5 于兰军;张学强;陈栋;;关于当前城镇化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党晶晶;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刘习平;中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露平;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陈茹;四维视角下河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淡永利;湖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娇娇;本土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现实路径[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5 杨晗;人口流动对城市用地规模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响应[D];浙江大学;2014年
6 李锋;惯习与空间—新型城镇化安置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范绍磊;美丽乡村视角下的乡村空间布局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8 徐腾;山东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特征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9 李维昆;地方政府投融资对城镇化协调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10 严铠;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新型城镇化道路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2 曹晓仪;林天应;董治宝;刘新颜;;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压力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年05期
4 王振亮;城乡一体化的误区——兼与《城乡一体化探论》作者商榷[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5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城市问题;2008年12期
6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4期
7 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8 方创琳;刘海燕;;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9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朱灵子;吴泓;;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10 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志华;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张明军,周立华,程国栋;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与预测[J];西北人口;2001年03期
3 李承法,张茹琳,丁瑞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J];理论学习;2003年04期
4 李树海;甘肃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西北人口;2004年01期
5 刘炜;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理论与改革;2005年02期
6 包玉香;李玉江;;我国人口城镇化动因分析及效应评估[J];西北人口;2006年06期
7 张野;;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浅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1期
8 高德胜;金哈斯;;浅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牧民人口城镇化[J];学理论;2011年36期
9 秦佳;李建民;;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3年02期
10 沈茂英;;常住人口变动的区域特点与人口城镇化政策选择——以四川省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琳;;四川省人口城镇化面临的人口挑战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伟;吴志强;邓雪nr;;我国人口城镇化演变的制度分析与城乡关系转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海;我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N];青海日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 彭真怀;一号文件将推动“人口城镇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人口城镇化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N];中国人口报;2011年
4 范鸿翔 车喜韵;渭南成立人口与家庭发展研究中心[N];陕西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昊华;人口结构性失衡隐忧重重[N];健康报;2010年
6 特约记者 肖兆玉;盐城市实施项目品牌战略促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1年
7 杨波;全省人口计生半年工作会议召开[N];吉林农村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树红霞;促进人口协调发展 形成城乡双赢格局[N];福建日报;2013年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湖北人口学会副秘书长 石智雷;现代化特大城市人口有序增长[N];三峡日报;2014年
10 李建民;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作为新政策目标[N];经济参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嘉岩;农村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习平;中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江;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艺;青岛市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昊;吉林省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腾飞;新世纪以来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睿;金融发展对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苏茜;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程雪峰;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黄丹;嘉鱼县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晋;我国人口城乡迁移的理论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朱要龙;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协调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10 杨旭东;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模式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1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48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