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公共项目公众参与决策方法
本文选题:公众参与 切入点:前景理论 出处:《技术经济》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出发,将公共项目实施中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客观信息的认知、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评价信息和个人偏好纳入多属性群决策框架中,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数多属性公共项目群决策模型,提出公共项目决策纳入公众参与机制是为了达到获得公众支持的高质量决策的目标。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cognition of the stakeholders to the objective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personal preference of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rojects are included in the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decision making supported by the public, the model of interval number multi-attribute public project group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foreground theory is constructed,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亚洲开发银行(ADB)湖北恩施清江上有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项目(47048-002PRC)
【分类号】:F28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坚强;孙腾;陈晓红;;基于前景理论的信息不完全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9年08期
2 吴宗法,王浣尘;投资项目社会评价及其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坚强;周玲;;基于前景理论的灰色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4 樊治平;刘洋;沈荣鉴;;基于前景理论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风险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5 张晓;樊治平;;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风险型区间多属性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2年03期
6 刘健;刘思峰;;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对象排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3期
7 王晓田;王鹏;;决策的三参照点理论:从原理到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俞可平;[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红岩;公共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彩霞;;试析公民意识概念之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2 王辉霞;;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法治探析[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3 李亚楠;王欣欣;郑慧;;公民参与的法律制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5期
4 樊治平;陈发动;张晓;;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宋林霖;代红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理论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6 李晓伟;陈红;邵海鹏;冯志慧;;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公路建设项目灰关联排序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0期
7 姜艳萍;程树磊;;基于前景理论的新产品开发方案选择方法[J];管理学报;2012年05期
8 张志;;仲裁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9 卢冬生;;武汉至麻城高速公路社会评价[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10 肖湘雄;傅宅国;;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洞庭湖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实证分析[J];武陵学刊;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洁;朱建军;刘思峰;;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概率信息群集结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肖湘雄;傅宅国;;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洞庭湖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实证分析[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4 王亮;王应明;;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参考点应急决策方法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5 卢冬生;;武汉至麻城高速公路社会评价[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6 李鹏;吴洁;;基于灰色关联和前景理论的随机直觉模糊VIKOR决策方法[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王霞;党耀国;侯荻青;;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多指标灰靶决策方法[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李庆胜;刘思峰;;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区间灰数VIKOR决策方法[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张世涛;朱建军;刘小弟;;方案对多维偏好信息下基于后悔理论的群决策方法[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元;我国公共投资项目政府审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夏晓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任剑;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黄飞君;全球视野下宗教单元的宗教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袁宏川;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熊文涛;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飞涟;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李军;公路网价值管理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云;政府投资公路项目投资效率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谷贱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蔡琳萍;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现代学校管理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邹莺;现阶段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鲁艳;长岛南北长山大桥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顾怡婷;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苏宇;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王斐斐;公共项目利益相关主体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静婷;北京市社区居民参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孙沙沙;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及其法律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小阁;栾胜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行为选择概念模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谢晓非;谢佳秋;任静;余松霖;;逼近真实风险情景下的动态决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徐尚友;;我国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4 王立国;;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2期
5 郑卫;;邻避设施规划之困境——上海磁悬浮事件的个案分析[J];城市规划;2011年02期
6 王志宪;林丽;虞孝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04期
7 李成威,马海涛;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框架[J];当代财经;2004年09期
8 刘学生;吴伟;邹开其;;区间数排序的粗糙集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王冰,杨虎涛;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10 杨寅;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J];法学;200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炳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诸大建;[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一珍;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石声萍;经济外部性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4 丁肇勇;中国公共投资运行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闫威;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郑小晴;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徐尚友;水利基建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王广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杨建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振希;公共支出项目选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东华;期权定价理论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5年
3 孙浩;论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角色[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飞,李成智;前景理论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3期
2 邹高峰;张维;张海峰;熊熊;;中国市场条件下的前景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3 刘咏梅;彭民;李立;;基于前景理论的订货问题[J];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05期
4 任海英;李思韦;;前景理论对金融市场异象的解释[J];商业时代;2011年23期
5 陈建明;前景理论与个体决策[J];统计与决策;2003年11期
6 陈端颖;;前景理论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7 赵树宽;刘战礼;迟远英;;基于前景理论的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和企业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3期
8 王丹瑰;周英;王梓淇;;基于前景理论的资产评估人员决策分析[J];商业会计;2013年03期
9 许捷;李玉菲;;基于博彩实证的前景理论价值函数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严红梅;王震;;基于前景理论的有奖发票机制设计[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咏梅;彭民;李立;;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市场需求订货模型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海峰;前景理论、波动不对称与资产定价[D];天津大学;2011年
2 赵国庆;基于前景理论的消费—储蓄与退休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宋华东;基于前景理论的资产证券化模型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恒;前景理论与股价的短期预测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2 于小沣;基于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的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D];天津大学;2008年
3 樊少华;基于前景理论的创业决策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志勇;基于前景理论的出发时刻和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周益文;基于前景理论的股票价值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李甜甜;基于第三代前景理论的报童问题参考点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王平;前景理论模型的拓展与修正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张奇;基于期望效用与前景理论的电力普遍服务福利函数构建[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苏伟;前景理论视角的网络购物消费体验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0 应仁仁;基于前景理论与信息更新的两产品报童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77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7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