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07 00:01

  本文选题:城镇化 切入点:城乡一体化 出处:《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二元结构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瓶颈。在目前情况下,城乡一体化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之间可持续发展最理想的方式,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已经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模式。本文以凤凰镇发展为实例,总结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中的经验,探索适合本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Abstract]:Over the pas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markabl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elimin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the urban-rural dual system has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Dual structure has become the institutional bottleneck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Under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the most ideal way to eliminate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construct a new type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ities and villag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various localities have carried out reform and exploratio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many model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Fenghuang Tow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ums up the experienc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nd explores a development model suitab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淄博市张店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商河县殷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农业大学;
【基金】: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调研项目(2013)
【分类号】:F299.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世杰;原东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2 成素英;张秀兰;;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肖良武;张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共湖北省咸宁市市委书记 黄楚平;[N];学习时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玲;张保华;蒋玉华;薛杰文;;城乡交界带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研究——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2 成素英;张秀兰;;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张梅;;耕地承包制度与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以福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梁春凤;段建南;周子英;向开成;;长沙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5 郭铁;;论土地流转与农机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4期

6 王丽英;王晓山;胡少英;;舞钢市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4期

7 贾岐峰;;鹿邑县农村土地流转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4期

8 胡波;;山区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7期

9 马俊哲;;关于总部农业形成原因的理论解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刘建丽;;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菊;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及模式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黄贵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南小城镇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3 吴益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4 朱宏莉;近二十年环洱海区域村落空心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5 高尧鑫;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6 冯昆山;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杰;原东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2 高青;;失地农民权益长效保障机制的构建[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3 范德种;;城乡统筹过程中农地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06期

4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和实践[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5 陈建华;;我国国际化城市郊区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12期

6 蔡玉胜;王安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宅基地换房”模式为例[J];经济纵横;2010年01期

7 陈景华;;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李培祥;;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机制分析[J];南方农村;2009年01期

9 翟俊桥;;林州市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8年19期

10 陈晓红;宋玉祥;;基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的城乡一体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郁建兴 高翔;[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岭峻;笪晓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甘肃省为例[J];城乡建设;2010年10期

2 侯定琴;;铜仁地区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思考[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3 王建威;王兰芳;高庆;何国钦;;论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协同发展[J];福建金融;2011年04期

4 瑞雨,浦再明;加速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J];城乡建设;2003年08期

5 马晨;;国外城乡统筹发展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0年08期

6 郭敏;;城乡一体化中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成长[J];中国金融家;2010年12期

7 杨国安;徐勇;;中国西部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的关系检验——以青海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8 董薇;;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述评[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刘秀梅;呼和浩特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J];内蒙古统计;2000年06期

10 崔玲;;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海伟;朱乾辉;贾俊;;宜兴市城镇化发展质量定量评价[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凯旋;袁奇峰;;劳务外流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初探——以河南驻马店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傅幸之;黄慧明;唐勇;潘珂;;南疆地区疏附县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平宇;;垦区城镇化的问题与途径[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新霞;;关于临颍县城镇化工作调研报告[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省社科院区域所《贵州农村人口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宋明;王彬;白雪冰;;加快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杜书云;高雅;;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土地资源统筹配置——来自传统农区的经验[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马庆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当前态势与“十二五”政策展望[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10 刘艳华;;现代化农业与城镇化稳步推进实现双赢[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金秋丽;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N];盘锦日报;2010年

2 尤成办 韩粉琴 郭玉梅;城镇化幸福高邮的战略抉择[N];扬州日报;2011年

3 记者 任小昌;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让城镇化发展惠民富民[N];广元日报;2009年

4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徐策;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哪里[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记者 傅刚 李舒 王振宏 储国强;新一轮城镇化,须破解“三大难”[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泽;城镇化让农民兄弟得到实惠[N];云南政协报;2010年

7 记者 侯志勇;吉林财政加大力度支持城镇化发展[N];中国税务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燎;为城镇化发展增加新亮点[N];毕节日报;2010年

9 万群 赵国梁 孙晓蓉;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城乡一体化发展[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10 陈基余;关于城镇化的几个问题[N];江淮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2 李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慎刚;我国城镇化集约用地“三位一体”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孔凡文;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岩;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许才山;中国城镇化的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许秀川;重庆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目标差距与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琳琳;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因子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刘叶华;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陈丹丹;洛阳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尉发昌;延安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杜英;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金珍敏;走区域集约化的城镇化之路[D];浙江大学;2004年

7 唐滔;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水平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8 孔繁洪;泰安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唐韬;湘潭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徐顺娟;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铜梁县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9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19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