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山东省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选题:生态文明 + 人地关系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11期
【摘要】:"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人地关系协调研究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以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与资源大省山东省为例,构建协调度、耦合度、响应度模型,探讨山东省人地关系演进趋势,并识别人地关系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1991-2012年山东省人类活动强度呈逐步上升趋势,由0.410上升至0.819,资源环境水平呈小幅度波动下降趋势,由0.736下降至0.537;2人类活动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协调度基本在0.959以上,属于高水平协调,由磨合阶段向高水平耦合阶段演变;3资源环境水平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具有对应性和连续性,始终表现出负效应特征,但胁迫效应幅度逐年缩小,回归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发效率是胁迫效应逐年缩小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 environment , clearly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with " five positions " ,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 and land re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和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研究”(编号:4127155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规制作用下山东省污染产业空间演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及调控路径研究”(编号:ZR2015DQ008)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基于DPSIR-SEM模型的不同类型人地系统生态环境安全影响机理、系统仿真及其调控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编号:J15LH07)
【分类号】: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洁;李同f;王武科;;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2 张耀光;;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吴传均院士对中国海洋地理学的贡献[J];地理科学;2008年01期
3 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学报;1991年04期
4 方创琳;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J];地学前缘;2003年04期
5 樊杰;周侃;孙威;陈东;;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创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6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年03期
7 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2期
8 丁哲澜;陈东;樊杰;;基于区域均衡视角的中国县级财政地域差异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2期
9 哈斯巴根;李同f;佟宝全;;生态地区人地系统脆弱性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中玲;徐刚;孔圆圆;刘成;杨娟;;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 王婧静;;珠江三角洲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3 方党曙,赵春雨;区域持续发展──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崭新领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卢松,陆林,徐茗;高等学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兼论芜湖市实习基地的建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王瑞珍;;西部资源型城市人地关系演变规律探讨——以乌海市为例[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6 宁大同,晏晓林;长江三角洲区域气候变化调适研究及产业结构优化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7 张玉,宁大同;三峡库区秭归县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8 段如婷;陈慧蓉;;人地关系状态的区域差异分析——以昆明市为例的样本分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欧阳玲;;人地关系理论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姚建;“温郫都”生态示范区建设战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2 那玉林;;试论区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陈洪进;胡宝清;周游游;;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系统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王光溥;连建功;;论人地关系理论在人文地理学教材中的体现[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5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A];首都师范大学五十周年校庆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论文集[C];2004年
6 狄乾斌;韩增林;;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毛留喜;;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口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尹立成;沈正平;季刚;;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进展与趋向——从地理学理论角度[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宫漫;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金萍;基于IANN的县域农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静彬;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志梁;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启尧;海域承载力评价与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雨航;哈尔滨市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栾秀芝;基于海洋环境容量的临海产业布局优化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武慧华;中原地区史前聚落分布空间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万婧璐;南昌市可持续发展状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青海PRED系统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常志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其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丁磊;怒江水电开发对当地人地关系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汤海弋;广东省紫金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明;重庆园林发展与特点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宋镝;辽宁省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王询;张为杰;;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污染的区域差异——基于东、中、西部Panel Data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3 彼得拉·托多罗维奇;罗伯特·亚罗;彭,
本文编号:1848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4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