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两难抉择及其破解对策
本文选题:城镇化 + 新常态 ; 参考:《理论探索》2015年05期
【摘要】: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下带来了诸多的两难抉择。对于总体经济减速发展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目标的偏差,生态城镇化是攻坚破难的有力抓手;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造成了城镇化发展中的尴尬局面,抉择的方向是寻求一个均衡点,协调两者的发展速度;生态文明目标下粗放型发展模式不能继续下去,要确保其顺利转型;对单体与集群发展方式要扬长避短,互补融合;选择复制还是创新,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发展状况、资源条件及城镇化水平来决定;城镇化的目标要兼顾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在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寻求一个协调点。
[Abstract]:In the new normal, urbanization is faced with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hich brings many dilemmas. With regard to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overall economic slowdow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tackle difficulties, and the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an awkward situ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direction of choice is to seek a balanced point to coordinate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of the two; to ensure the smooth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model under the goa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ether to choose replication or innova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urbanization level in various localities; the goal of urbanizat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eek a coordination point betwee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14BJL065),负责人胡雪萍
【分类号】: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8期
2 刘雅静;;困境与出路: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05期
3 王鹤鸣;岳强;陆钟武;;中国1998年-2008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J];资源科学;2011年09期
4 李子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之谜——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涛;葛新权;;北京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了吗?[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2 郭承龙;张智光;;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3 张小平;郭灵巧;;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间的脱钩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4 陈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李雪铭;田深圳;杨俊;张峰;孔凡强;;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以辽宁省14个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6 苗睿;许峥;秦奋;杨东阳;;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2期
7 代亚静;;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J];地下水;2014年04期
8 苑清敏;郑少宇;;区域产业脱钩弹性与低碳经济路径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10期
9 张飞;孔伟;;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5期
10 余壮雄;李莹莹;;资源配置的“跷跷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于兰军;张学强;陈栋;;关于当前城镇化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2 邹好苓;邵晓艳;;新型城镇化与寒冷地区风景园林营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3 代亚静;刘亚君;;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新问题[A];水与水技术(第5辑)[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汝醒君;中国和欧盟低碳发展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姜庆国;电煤供应链碳排放过程及测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刘习平;中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陈景新;制造业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倩;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D];西北大学;2012年
2 董文;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时序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莉沙;中国钢铁产业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低碳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胡杭爱;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磊;城乡统筹视野下的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黄筱菲;基于水资源脱钩指数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7 韩玉娇;“效率抵消总量”假说及不同空间尺度上以水资源为例的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江生生;工业行业碳排放与工业产值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易平;基于脱钩理论的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10 管建世;山东省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3 魏后凯;;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1期
4 林秀清;;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经济学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年11期
5 蔡继明;程世勇;;中国的城市化:从空间到人口[J];当代财经;2011年02期
6 陆钟武,毛建素;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与下降[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12期
7 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年04期
8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9 陆钟武;;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J];环境保护;2007年07期
10 陆钟武;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突破口做好环境保护规划[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如何推进城镇化进程[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8期
2 姜爱林;21世纪初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江海学刊;2001年05期
3 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4 孙自强;河南城镇化目标模式及对策分析[J];经济经纬;2001年06期
5 任柏强,黄焕文,许经勇;有关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经济论坛;2001年08期
6 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1年09期
7 郭上沂;加快四川小城镇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1年01期
8 芮明;浅议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矛盾[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9 林志平;城镇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J];南方经济;2001年09期
10 俞东毅;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强大支撑[J];农业经济;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国勇;刘洋;;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展望[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骆江玲;;城镇化研究综述[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名通;;加快小城镇建设之我见——以宜章县部分建制镇为例[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8 何建设;;略谈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方略[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王玉成;;论加快发展广西小城镇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志军;;农村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戚建华;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N];农民日报;2005年
2 毛生武;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02年
3 盛英牛;城镇化凸显大市场 电信业宜早抢先机[N];人民邮电;2000年
4 记者 陈树德;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不容乐观[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执笔 付加升 杨林防;以小城镇带动新农村建设[N];安阳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吴新君 实习生 范国兴;我州今年重点发展10个小城镇[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邵灵 本报通讯员 易建华;民资托起南疆农垦小城镇[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班慧丽 朱玛;54%——城镇化达到新水平[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9 李国庆;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大方县城镇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中共锦州市委书记 佟志武;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6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梅克保;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肖万春;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繁洪;泰安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杭雪花;发展哲学视阈中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D];苏州大学;2008年
3 靳南;地域环境与小城镇特色关系初探[D];长安大学;2007年
4 杨健;小城镇交通系统方案设计的概念和技术特点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陈永松;河北省迁安市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孙国胜;卢龙县城镇管理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雒明峰;甘肃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高乐全;小城镇职能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博闻;内蒙古自治区小城镇特色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0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5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