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
本文选题:国家创新战略 + 创新型城市建设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摘要】:国家创新战略注重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在纵向上涉及到国家创新的战略布局与区域及城市创新的彼此呼应,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实现路径。针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难点,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六大创新工程,实现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辐射能力的新突破。
[Abstract]: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ystem, which involves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the mutual echo of the regional and urban innovation. The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c link and the important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in the coming period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subj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platforms, the gather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six innovation projects, realize the cit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region innovation radiation ability new breakthrough.
【作者单位】: 济南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124.3;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海洋;李建强;;美国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与启示——NIST的发展经验及其在美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2 李含琳;;西方世界国家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杨东德;滕兴华;;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创新战略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睿;胡河宁;;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文化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董慧凝;;论技术范式视角的循环经济[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任海军;李成龙;;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以宁夏为例[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4 李伯聪;;关于工程和工程创新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5 蒋艳;;基于“技术轨道”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6 蓝虹;产权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李钊平;;《青年文摘》在数字化环境中的生存选择[J];中国编辑;2010年05期
8 马陆亭;高附加值产业实现的技术途径[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9 郑文;“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有效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10 徐涵蕾;李柏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障碍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燕;黄理稳;;论科学与技术之公共政策的异同[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陈多闻;陈凡;;技术创新视阈下的农业产业化及其公共政策[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邬志辉;;发展农村教育:经济危机时期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郑文;郑时;;电信技术“突现”与区域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侯铁建;朱舜;;金融危机再解读: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海民;李建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系统整合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梁双陆;杨先明;李娅;;区域能力结构差异与基于协调发展的地区能力建设[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任力;;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10 苏祺;王顺义;林巍;;科技创新及跨学科理论互动与发展探讨[A];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第五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丹;我国企业家危机处理行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光庆;泰安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钟娜;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及规避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贾芳丽;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框架与思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莹;基于马恒昌小组精神的企业创新精神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振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江婷;广州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NIST的战略规划和经济分析[J];中国计量;2005年10期
2 刘世俊;;论技术锁定与反锁定[J];经济论坛;2006年05期
3 里白;;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访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先生[J];经济师;2008年07期
4 辛枫冬;从跨国公司“技术锁定战略”审视其“独资化”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5 黄海洋;李建强;;美国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与启示——NIST的发展经验及其在美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6 周文莲;周群英;;试析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及特点[J];日本研究;2007年03期
7 寻舸;论“技术锁定”与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J];山东经济;2002年06期
8 程桂云;;芬兰国家创新系统解析[J];学术论坛;2006年07期
9 李宏,张薇;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国家创新系统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5期
10 陈峻锐,苏竣,林淼;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勇;;国家创新战略调整对策研究(3)[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年01期
2 刘红玉;彭福扬;刘梦超;;国家创新战略实施效果的生态化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3 李喜先;;论国家创新战略[J];创新科技;2010年12期
4 吴迪;;基于俄罗斯国家创新战略与我国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5期
5 姜桂兴;武夷山;;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战略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年06期
6 戚文海;;基于转轨视角的俄罗斯国家创新战略的演进与趋势[J];俄罗斯研究;2007年05期
7 吴言荪;穆念红;;加拿大大学对国家创新战略的回应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12期
8 徐勇;;国家创新战略调整对策研究(2)[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年09期
9 彭福扬;徐勇;刘红玉;;把生态化追求纳入国家创新战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徐勇;;国家创新战略调整对策研究(4)[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曹建东;;关于国家创新战略理论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彭福扬;曹建东;;关于国家创新战略理论的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湛江;;国家创新战略实施效果的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剑英;全力支持成员制定国家创新战略[N];经济日报;2009年
2 记者 晁毓山;北京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示范引领科技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年
3 ;IBM CEO:美国需要国家创新战略[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张长浩邋郭静雅;实施“一流四大”战略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N];国家电网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高新区发展进入国家创新战略[N];青岛日报;2010年
6 武星;为公司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N];国家电网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汪建根;为文化创新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本报评论员 苗凡卒;率先突破是深圳的必然选择[N];深圳商报;2006年
9 记者 吴志红;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在京发布[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记者 唐婷;科技部与北京市举行第一次部市会商[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建东;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湛江;国家创新战略的生态化实施思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徐勇;国家创新战略调整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谭贤楚;论国家创新战略的一种模式——自主创新的机理、主体及环境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63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6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