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城镇化 + 低碳经济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采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SBM模型测度我国30个省市2000—2011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合EKC假说和STIRPAT模型构建的城镇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框架,并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行检验,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不同省市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高于中部、西部地区;从全国和东部、西部地区来看,城镇化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在中部地区城镇化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存在"U"型曲线;在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均GDP与低碳经济发展效率之间存在"U"型曲线,在西部地区存在倒"U"型曲线;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Abstract]:Using the SBM model containing non consensual output to measure the low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11, comb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urbanization on low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KC hypothesis and STIRPAT model, and through the panel data Tobit model,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obtained: low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From the national and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there is an inverted "U" curv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low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re is a "U" curv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low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reg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re is a "U" curve between the per capita GDP and the low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re is an inverted "U" curve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石家庄学院政法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YJ017)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项目(JRSH2-2014-03004) 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SH1404)
【分类号】:F299.21;F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燕;聂华林;;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2年04期
2 张宝英;;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智勇;;城市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3年01期
4 刘华军;;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来自中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何晓萍;刘希颖;林艳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预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7 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8 孙慧宗;李久明;;中国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整分析[J];人口学刊;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4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5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9 刘振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10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建刚;王哲;;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2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3 沈建法;1982年以来中国省级区域城市化水平趋势[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4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4期
5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6 樊杰;李平星;;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7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8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9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10 孙文凯;;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兼评中国特色[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声家;韩小花;;广东省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2 张运华;冯鑫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窗口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3 刘晶晶;;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时代金融;2013年36期
4 翟淑萍;廖筠;尹剑;;高新区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20期
5 吴旭晓;;豫鄂湘经济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10期
6 俞园园;;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贾方方;何建敏;;数据包络分析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6期
8 王春枝;吴新娣;;基于面板数据的西部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年17期
9 郭爱君;让人人都有饭吃[J];发展;1996年02期
10 程均丽;虚拟经济及其财富创造机制[J];西南金融;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天潭;;浙江省各县市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蔡志洲;收入增加会拉大财富差距吗[N];解放日报;2011年
2 首席记者 张守梅;追求高效是大发展的永恒主题[N];牡丹江日报;2011年
3 礼谏;新考评办法“掌舵”新发展方向[N];中山日报;2008年
4 肖卓 余鸿;加快转型 力助经济高效增长[N];人民邮电;2007年
5 记者 陈永刚 通讯员 焦益民 寻红日;位居中部六省城区第一[N];湖南日报;2011年
6 雷泓霈;给所有跋涉梦想者创造公平环境[N];大连日报;2010年
7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付保宗;“工业化”、“城镇化”:讲述互动成长的故事[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虎;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5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8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