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改革与突破口选择

发布时间:2018-05-15 12:08

  本文选题:新型城镇化 + 户籍制度 ; 参考:《城市规划》2015年01期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需要一个统筹城乡的系统性改革框架。目前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和政策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本文提出,在中国主要农民工流入地城市,要尽快推动以"公共服务提供"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但户籍改革的关键应以城中村和城郊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首先,赋予城市郊区的本地农民一定的土地开发权利,使其合法地为外来流动人口建出租房。其次,对利用很不集约的存量工业用地进行重整,将节余土地逐步转化为商、住用地,增加城市住宅用地供给。最后,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应重点推动农地整理,先整理后确权,并试点以"折抵指标"为主的土地发展权交易,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needs a systematic framework of systematic reform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reform plans and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introduced still have serious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should be promoted as soon as the "public service is provided" as the core, but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city of China. The reform of the land system in the villages and suburban villages in the city is a breakthrough. First, the local farmers in the suburbs of the city are given a certain right of land development to make it legitimate fo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o build a rental house. Secondly, restructure the land with a very unintensive stock of industrial land and gradually transform the surplus soil into commercial, residential and urban residential use. Finally, in the rural areas with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part, the rural areas should be focused o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first finishing and confirming the right, and pilot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trading based on "discount index" to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promo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经济与治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陶然;史晨;汪晖;庄谷中;;“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中国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2 陶然;孟明毅;;土地制度改革:中国有效应对全社会住房需求的重要保证[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2期

3 陶然;王瑞民;;城中村改造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珠三角的突破与局限[J];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03期

4 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5 陶然;曹广忠;;“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J];改革;2008年10期

6 陶然;童菊儿;汪晖;黄璐;;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典型事实、农民反应与政策含义[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静波;;土地制度创新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2 陈和午;文彩云;;影响我国农地租佃市场发育的制度因素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雷震;邢祖礼;;农村土地征用中的价格博弈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8期

4 李培;;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运行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5 李培;;中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制定的演变与区际差异[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2期

6 侯志阳;;土地流转风险及防御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王桂新;武俊奎;;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8 郭鸿懋;;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J];城市;2007年01期

9 谢思全;;政府引导和农户参与:农地流转新模式探索[J];城市;2009年04期

10 廖建辉;谷潇磊;杨本松雪;;论中国工业布局的低效率——我们还要在歧路上走多远?[J];城市;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陈会广;刘忠原;;土地承包权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合托达罗模型的修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孙少岩;关迤锋;;四、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雷震;;农村土地征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柏银玲;马晓强;;农耕地改革中农民的“双保障”制度理论阐释与政策选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6 高新苗;张同龙;;城乡住房状况对比分析下的土地制度改革建议[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7 程名望;史清华;潘p,

本文编号:1892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92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