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GFPM的中国林产品碳储效能及碳库结构动态预测

发布时间:2018-06-10 15:16

  本文选题:木质林产品 + GFPM ; 参考:《资源科学》2015年07期


【摘要】:林产品的天然碳储功能及替代减排效应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木质林产品(Harvested Wood Products,HWP)碳库为例,依据HWP的自然及经济属性设置3个维度5个指标评述其碳储效能,基于GFPM模型和储量变化法的整合系统,对2010-2030年中国HWP碳库变动和结构演化进行了模拟与核算。结果显示:1HWP碳储效能存在产品之间的差异,硬木类产品具备较好的碳储效能,其中锯材的碳储效能最优,纸类的碳储效能最差;2硬木类产品,尤其是锯材、胶合板和纤维板,是中国HWP碳库的主流,其碳储贡献能力将进一步强化,表明硬木类产品决定着中国HWP碳库的长期发展水平;3中国HWP碳库在2010-2030年间将保持增长,尽管面临年碳储量的下滑,但整体碳储效能和碳库结构将得到优化,HWP碳库整体碳储效能将会有明显上升,碳储效能较好的锯材和人造板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碳储效能较差的纸和纸板比重将缓慢下降。
[Abstract]:The function of natural carbon storage and alternative emission reduction of forest product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the carbon pool of Harvested Wood products (HWPQ)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and economic attributes of HWP, three dimensions and five indexes were set up to evaluate its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and the integrated system based on GFPM model and reserve change method was developed. The carbon pool changes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HWP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30 were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between products. Hardwood products had better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among which sawn wood had the best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and paper had the worst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2) hardwood products, especially sawn wood, plywood and fiberboard, had the best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Is the mainstream of China's HWP carbon pool,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storage will be further enhanced, indicating that hardwood products will determine the long-term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HWP carbon pool and that China's HWP carbon pool will maintain growth during 2010-2030, despite the decline in annual carbon stocks. However, the overall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and carbon pool structure will be optimized. The overall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of HWP carbon pool will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wood and wood-based panels with better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will be further increa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per and board with poor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will decrease slowly.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JY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114)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012-12#)
【分类号】:F326.2;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标;杨红强;聂影;;GFPM模型:研究综述与应用范畴[J];林业经济;2014年07期

2 张小标;杨红强;;基于全球均衡市场的中国人造板产业动态演化[J];林业经济;2015年01期

3 白彦锋;姜春前;鲁德;;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计量方法学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6年05期

4 阮宇;张小全;杜凡;;中国木质林产品碳贮量[J];生态学报;2006年12期

5 白彦锋;姜春前;张守攻;;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减排潜力[J];生态学报;2009年01期

6 汪少华;张茂震;赵平安;陈金星;;基于TM影像、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碳空间分布模拟[J];生态学报;2011年04期

7 肖艳;;木质林产品跨境交易下碳储量核算方法比较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2年04期

8 张盈;匡建超;王众;;中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中外能源;2014年03期

9 郭明辉;关鑫;李坚;;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存与碳排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10 杨红强;季春艺;杨惠;聂影;陈幸良;;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林产品的减排贡献:基于木质林产品固碳功能核算[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荣钦;黄贤金;彭补拙;;南京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06期

2 文娟;金大刚;莫祝平;陆道调;秦武明;;不同造林模式人工林碳贮量的预估及比较分析——以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为例[J];广西林业科学;2009年01期

3 陈东海;;城市三维虚拟现实数据采集前沿技术[J];地理空间信息;2012年04期

4 张超;韩冬花;彭道黎;;基于SPOT5和PCA的柞树林地上碳储量的估测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5 王轶夫;孙玉军;郭孝玉;;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刘诗琦;贾黎明;杨军;辛建华;;基于Landsat TM数据估算山东菏泽区域杨树人工林碳储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陈耀亮;罗格平;叶辉;赵树斌;王渊刚;韩其飞;;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3年11期

8 郑丽凤;周新年;李丹;巫志龙;周成军;周媛;;森林采伐对闽北天然次生林碳储量及其动态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9 张旭芳;杨红强;;气候变化关联议题下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核算与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10 李好;;废弃木质材料回收利用方式的分析[J];林产工业;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彦锋;姜春前;;伐木制品的涵义及其碳流动的计量方法[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玉堂;森林资源空间数据集成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白彦锋;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汤旭光;基于激光雷达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5 季春艺;中国木质林产品碳流量核算及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吴旭;城乡耦合系统人类主导的碳循环及生态服务[D];浙江大学;2013年

7 秦磊;人工林红松木材及木制品碳素储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8 于文龙;木材含碳率的测定与碳素储存数据库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崔敏;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10 楚杰;中国低碳木材工业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红波;基于星载大光斑LiDAR数据反演森林冠层高度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彦每;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贾彦龙;基于CO2FIX模型的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动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白彦锋;中国木质林产品碳流动和碳储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兰天;中国林产品市场驱动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洪奕丰;浙东沿海防护林空间优化配置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惠;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碳量变化及其贸易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张峰;基于地统计学和CFI样地的浙江省森林碳分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9 李翠琴;浙江省主要竹材产品碳转移特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10 惠婷婷;我国天保工程造林碳汇潜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武学;杨存建;周介铭;周万村;刘悦翠;;森林蓄积量遥感定量估测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2 杨洪晓,吴波,张金屯,林德荣,常顺利;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董文福,管东生;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4 国庆喜,张锋;基于遥感信息估测森林的生物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徐新良;曹明奎;李克让;;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6 唐万鹏,王月容,郑兰英;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4年S1期

7 陈红林;曹健;黄发新;陈红鹰;;提高木材碳汇的林木育种技术初探[J];湖北林业科技;2008年06期

8 洪文艺;;饭店的低碳化(一):理念与问题[J];饭店现代化;2010年03期

9 洪文艺;;饭店的低碳化(二):如何实现低碳化[J];饭店现代化;2010年04期

10 邢素丽,张广录,刘慧涛,王道波;基于Landsat ETM数据的落叶松林生物量估算模式[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来庭;;西藏自治区森林碳库状况及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03期

2 郑金兴;刘小飞;高人;杨智杰;杨玉盛;;福建南平35a生楠木林生态系统碳库及分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3 张丽华;宋长春;王德宣;徐小锋;;氮输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6年02期

4 魏秀国,沈承德,李定强,吴志峰,何江华,朱立安;珠江流域土壤中碳库的存量与通量[J];生态环境;2004年04期

5 刘金山;杨传金;张万林;杨帆;洪加凤;;林业活动碳库监测方法[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2年02期

6 戴全厚;刘国彬;薛,

本文编号:2003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003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