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分割与行业收入不平等——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dual labor marke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bor market by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of Chin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CGSs 2006). By introduc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index (Duncan index), the paper classifies the labor market of industry master and secondary labor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industry master and secondary labor marke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by examining the welfare benefits and the stability of wages and bonus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市场转型期的行业分割与收入不平等问题分析》(项目编号为224203),主持人何芸 Project fund by China Postdoctal Science Foundation
【分类号】:F249.2;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3 刘帆;;劳动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新解[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5 许英康;;歧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种解释途径——贝克尔歧视性雇主目标效用函数再扩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丰德;李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群体特征对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3 钟奕;;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原理透视当前中国社会地位不平等[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李焰;秦义虎;;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5 陆明涛;;魔法数字7:米勒法则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樱gU;试论我国就业市场化及其发展困境[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张娜;周燕;;社会学视野下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6期
8 张妮;宋国萍;;毕业生需求与职业决策中妥协选择的关系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8期
9 杨在军;;中国家族企业继任子承父业模式困惑及其理论解读[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5期
10 胡荣;张义祯;;阶层归属与地位认定问题研究[J];东南学术;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沈奕斐;;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理论[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梁玉成;;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激进转型与渐进市场转型国家中的劳动力退休年龄考察[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笑飞;卢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梁永;孔荣;;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过程的实证研究[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5 郝懿;;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6 宋月萍;;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审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总第24期)[C];2007年
7 金烨;李宏彬;吴斌珍;;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寻求:一个高储蓄率的原因[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马玉霞;社会经济地位及膳食相关因素对我国九省区成年居民血压状况的影响研究(1991-2009)[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8 王庆明;身份产权变革[D];吉林大学;2011年
9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海军;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盛;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2 蔡f ;论市场对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蔡禾,赵钊卿;社会分层研究:职业声望评价与职业价值[J];管理世界;1995年04期
4 杨宜勇,顾严,李宏梅;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十一五”时期的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5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6 刘帆;;分割劳动力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失业[J];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7 赖德胜;收入分配的失范与规范[J];求是;2001年12期
8 叶南客;南京市民对职业声望的评价[J];社会;1997年01期
9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年03期
10 李路路;论“单位”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各地劳动力市场网站网址名录[J];中国就业;2003年07期
2 樊辉;;从构成角度研究劳动力市场[J];改革与开放;2003年09期
3 翟志刚;;建筑业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及对技能人才的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1期
4 刘丽;李咏梅;;浅谈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胡剑萍;;德美两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干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5期
6 韩玉成;李丁;;对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和思考[J];华商;2008年03期
7 张车伟;;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8年03期
8 孙妍;;从实际失业率看我国行业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J];经济导刊;2010年06期
9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个体生涯:一项比较研究》出版[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33期
10 宫希魁;再论开放劳动力市场问题[J];求是学刊;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丽;;北京、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本-外”分割:现状、归因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建国;;关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思考[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纪新青;宋明爽;康维波;;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及就业制度改革中的政府干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翁光兰;;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全国大一统[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钟甫宁;何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扩大就业机会、统一劳动力市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尚长风;殷国玺;;不同成因的城乡失业及治理[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8 罗来淼;;加快鹰潭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几点意见[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陆海深;;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政策性阻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10 金汝斌;陈诗达;陆海深;;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政府职能[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桂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要适应市场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贾楠(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及对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周倜;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王岩;对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立法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5年
5 记者 刘茜;广州劳动力市场将信息化[N];经济参考报;2000年
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张丽宾;劳动力市场运行渐入快车道[N];经济日报;2002年
7 周萌;欧盟6国将向新成员开放劳动力市场[N];国际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徐莹波;劳动力市场女性比男性更受欢迎[N];桂林日报;2007年
9 王建威;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需过“三道坎”[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陈建中 李玉梅;我市首次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N];金昌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杨红彦;汇率、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劳动力市场调整[D];南开大学;2012年
4 冯冰;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D];南开大学;2012年
5 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08年
6 孙妍;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解析[D];西北大学;2010年
7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晋利珍;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与工资决定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青龙;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歆琳;京沪铁路对沿线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夏晓文;试析欧盟东扩对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李随平;我国劳动力市场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胡祖杰;我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叶碧英;当代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郑宏涛;解雇补偿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辉;劳动力市场扭曲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9 金春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劳动力市场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10 左志博;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20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12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