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评价——以郑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14 21:54
【摘要】:以郑州地区的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依据收集的476份问卷调查资料以及广泛深入访谈所掌握的相关情况,采用模糊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利用相关调研数据,通过工作质量、就业稳定性、工资福利与保障、就业能力四个方面的衡量指标构建了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分别从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四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失地农民就业质量较差的研究结论。由此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建立失地农民工资及社会保障支付监控制度,要求用工单位必须与失地农民签订劳动合同等,从制度上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强化"一站式就业服务"模式,统筹城乡就业,实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技能培训网络,从征地补偿款中落实专项技能培训资金,积极组织失地农民参加非农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Abstract]:Taking the land-lost peasants in Zhengzhou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476 questionnaires and extensive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fuzzy evaluation was adopted, and the relevant investigation data were used,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was adopt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employment quality of landless farmers is constructed in four aspects of employment stability, wage, welfare and security, employment ability,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rom four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landless farmer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of land-lost farmers is poor. It is suggested that, by perfect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mulating relevant law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andless farmers, establishing a monitoring system of wages and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for landless farmers, requiring employers to sign labor contracts with landless farmers, etc.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andless farmers, to improve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one-stop employment service" model, to coordinate urban and rural employment, to implement the unemployment registration system,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kills training network, The special skills training fund should be implemented from the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fund, and the land-losing farmers should be organiz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036)——失地农民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号】:F323.6;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国胜;;人力资本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基于长沙市的实证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2 王晓刚;陈浩;;城郊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差的影响因素——以郑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3年02期

3 张卫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分析与提升对策——基于长沙市的调查数据[J];城市问题;2013年03期

4 罗剑锋;;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及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5 温铁军;;征地与农村治理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7 戴彬;屈锡华;李宏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1期

8 刘素华;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5期

9 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J];人口与经济;2005年06期

10 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特;;父爱主义与“还地于民”[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2 刘振学;;辽宁省劳动力短缺形势与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22期

3 王建国;;中国居民健康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多维健康指标的实证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张瑶祥;;走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研究的误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5期

5 魏下海;余玲铮;;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只是线性关系吗[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6 肖志勇;;人力资本、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7 张瑜;李书华;;金融开放度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1年05期

8 张抗私;;社会排斥与劳动力市场分割——以性别歧视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5期

9 丁重;邓可斌;;政治关系与创新效率:基于公司特质信息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10 陈工;陈伟明;陈习定;;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唐文倩;李志岭;;教育获得方差的经济增长效应——来自中国大陆的经验证据[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纪国涛;;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沈阳经济区产业联动发展建议[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纪国涛;;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沈阳经济区产业联动发展建议[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周晶;;区域中高职专业协调发展的三个经济学视角[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熊灵;魏伟;杨勇;;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1987—2009[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7 熊立新;;林业人才职业发展现状、成因与管理创新——基于绿色发展视阈[A];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田利军;邢有洪;;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2013年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年会暨第六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9 丁重;政府干预与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江小舟;论上海市万人就业项目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中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红;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余玲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张玉玺;高校助学贷款成本收益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徐灿;本科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小平;吕益贤;;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2 林园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0期

3 朱敏,戴建中;非公有企业女工调查报告[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4 陈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确保统筹城乡工作快速推进[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余传贵;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评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6 刘晓路,刘溶沧;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人力资本开发的财政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0年08期

7 朱冬梅;方纲;;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就业选择与社会支持网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郫县、都江堰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8 李帅,郭亚军,易平涛,田厚平;基于模糊群决策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陈海秋;;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与“体面就业”[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10 周化明;曾福生;;农民工职业发展意愿与现状调查——基于25个省市区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健;;校长素质的综合模糊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1988年03期

2 景静;;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J];商业会计;2013年20期

3 陈继祥;;基于模糊评价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07期

4 陈晓梅;;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高校财务人员业绩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3年08期

5 尤凤翔;刘安华;;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教师业务考核探索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8期

6 尤凤翔,段文娟;谈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教师业务考核[J];丹东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7 郑涛;宋伟;;基于AHP和模糊评价法的灾后重建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评估——以崇州市两所学校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1年20期

8 蔡小红;;模糊评价法在评价企业综合实力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陶庆,郑文堂;工程项目评标系统数学构模[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06期

10 于水;罗真真;;关于绩效评估——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J];人才开发;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余亚琴;范通达;江兵;;企业创新绩效的层次模糊评价法[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翔;林晨;赵海波;陈姗姗;;浦东国际机场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A];上海空港(第3辑)[C];2006年

3 孙小龙;;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梧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 第四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提高水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C];2014年

4 张金平;孟祥翼;马卫华;王飞;葛红梅;刘爱华;;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新乡市旅游舒适度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孟奇 郑进;杭州客运段:建立动车服务质量三维评价体系[N];人民铁道;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姝;模糊评价法在石化行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丛培栋;基于模糊评价法的供应链风险评价算法改进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杜频湖;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D];华侨大学;2014年

4 魏佳;基于AHP-模糊评价法的转移支付审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曹君;百货店选址评估方法分析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任晓琳;美元对日元汇率走势评价模型[D];山东大学;2006年

7 程甜;武汉市保障性住房福利效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23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123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4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