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农超对接体系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existing supply chain evaluation models and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ricultural super docking system, based on the time dimension, value dimension, docking dimension three dimension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docking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take Beijing area agriculture super docking mode as an example, carried on the example appraisal.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水产品冷链物流规划、绩效评价与标准体系研究”(2012BAD38B08)
【分类号】:F326.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曹艳媚;王咏红;高瑛;;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2 宋巧娜;;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3 赵英霞;;中国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4 李贵春,李从东,李龙洙;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5 王冬辉;罗文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前沿演进的可视化[J];管理现代化;2014年01期
6 徐贤浩,马士华,陈荣秋;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及优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王玉军;郑小平;穆维松;田东;;鲜食葡萄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晋石;裴九芳;;3PL企业物流能力灰色评价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郭永辉;;基于QFD的代工型晶圆厂生产绩效评价[J];半导体技术;2006年10期
3 贾瑞霞;李云;;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4 赵晓军,郇金宝;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5 洪伟民;刘晋;;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6 桂良军;;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现行企业绩效评价的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1期
7 张翠华;周红;赵淼;常广庶;;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彭会萍;;甘肃农产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体系构筑[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年01期
9 孙士雅,罗兵,于会强;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绩效评估指标及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10 晚春东;齐二石;索君莉;;供应链系统运行整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J];工业工程;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文丹;汪定伟;郭小萍;;模糊绩效评价在库存控制策略选择中的应用[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2 晚春东;;供应链系统运行整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3 曹聪梅;甘仞初;;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量化分析[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刘黎漓;舒华英;;基于BSC的电信运营业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亚明;靶场试验成本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浪;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杨蕾;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赵楠;基于机器学习的供应链绩效智能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陈国华;汽车供应链可靠性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吕晖;供应链社会资本、信息共享及运营绩效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汪利虹;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綦方中;敏捷供应链管理中几个决策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于海江;供应链管理中节点间合作的决策机制与性能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徐贤浩;面向即时定制生产模式的生产与库存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鑓;A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邓叶飞;汽车工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俊涛;论批发商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联盟[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琳;基于精益会计的制造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 韩爽;证券行业IT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廖镇勇;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君;现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缺失与拓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琴;关系嵌入性对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温博语;基于价值链的绿色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梁晨灵;逆向供应链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佳震,马秀波;基于流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2 赵英霞;;加快发展中国农业物流的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3 王光远;地震烈度的模糊综合评定及其在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4期
4 马士华,李华焰,林勇;平衡记分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年04期
5 霍佳震,张艳霞,倪宏春;基于供应链的零售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年06期
6 符少玲;孙良媛;;基于风险因子的农产品供应链合作绩效优选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聂亚珍;;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绩效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徐贤浩,马士华;供应链网络状结构模型中多级库存控制模型[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7期
9 谭涛,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05期
10 代坤;西方物流绩效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财会研究;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惠民;;推动农超对接 促进农产品流通[J];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年02期
2 ;广东:农超对接集中签约2000万元[J];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年02期
3 胡定寰;曾祥明;;“农超对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年01期
4 张琼;;“农超对接”的困局与破解策略[J];北方经济;2010年03期
5 赵铁桥;;农超携手闯市场 合作共赢谋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0年04期
6 方永磊;;“农超对接”的济南探索[J];农村经营管理;2010年04期
7 胡定寰;杨伟民;;“农超对接”:意义与挑战[J];农村经营管理;2010年04期
8 王薇;;“农超对接”爱你没商量[J];中国市场;2010年34期
9 皇甫梅风;;完善农超对接的途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3期
10 ;北京“农超对接”最高补贴120万[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亚鑫;杨伟民;;马铃薯农超对接与消费行为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2 张瑜;胡定寰;;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食品安全的理论探讨[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3 苏忠林;李志刚;;政府在农超对接过程中的职能角色定位分析[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4)——地方大部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究[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栋;我市大力实施菜篮子农超对接工程[N];天水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吴洪;农超对接:“菜园子”直通“菜篮子”[N];福建日报;2010年
3 记者 姚自琦;我省给力农超对接[N];安徽经济报;2011年
4 市人大代表 张雅玉 早报记者 邹娟 龙毅;菜价如何平抑:上海力推蔬菜“农超对接”攻坚[N];东方早报;2013年
5 记者 蔡韬;哈尔滨着力推进农超对接[N];黑龙江日报;2013年
6 韩忠武 曲敬军 本报记者 冯保良;聚焦“农超对接菜篮子工程”[N];锦州日报;2013年
7 通讯员 万民;“农超对接”丰富菜篮子[N];连云港日报;2013年
8 记者 赵巍 通讯员 朱德平;我市启动银企对接农超对接[N];三峡日报;2007年
9 记者 赵巍 通讯员 许峰;我市全力搭建银企农超对接平台[N];三峡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沈俊;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启动[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莹;我国“农超对接”理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芳;中国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2 曾祥明;农超对接:农民增收的市场化新路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赵雪芳;潍坊市农超对接的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凌艺;广州市“农超对接”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刘雪丽;农户参与“农超对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卢志丹;“农超对接”模式的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孙良晶;安徽省“农超对接”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8 李璇;农超对接与农业发展模式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瑞琳;黑龙江省农超对接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10 刘敏;基于收益共享的农超对接模式及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4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13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