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破解对策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re-cultivating leading industries and promoting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fter the problem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occur.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areas, involving a large number of popul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problem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pressure of transformation is enormous. By combing the stage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resources, the rigid expansion of energy demand and the multi-development goal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elf-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industry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extrus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economy to innova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need of innovation are 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心;
【分类号】:F299.2;X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宁昆;;世界环保形势下奥林匹克环保理念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0年07期
2 ;解振华局长就创理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答记者问[J];环境保护;1997年07期
3 范如国;唐红;;基于广义资源观的区域生态-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01期
4 王元;应重视产业性城市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资源·产业;1999年08期
5 杨重光;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新挑战[J];沿海环境;2002年01期
6 罗正英;王志斌;;城市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分析——基于苏州工业生产体系的视角[J];中国统计;2009年09期
7 郭英丽,杨明;关于城市经济和环境规划的几点建议[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3期
8 山田浩之 ,半谷高元 ,龚益善;城市经济与环境问题[J];环境科学丛刊;1984年05期
9 姜乃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在沈阳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海热提·涂尔逊,杨志峰,王华东;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考[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曹向宇;惠秀娟;田亚男;孔飞;;辽宁省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治理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2 牛新国;李月彬;;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关彦斌;王连俊;孔永健;;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与对策[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任晓冬;;赤水河流域的城镇化对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钟森荣;;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经济发展[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楠;给城市一张漂亮的脸[N];吉林日报;2010年
2 记者 马昭 实习生 蒲婷子;齐努力 让西安面貌焕然“常”新[N];西安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隽波;城市创模 山西还缺什么[N];山西日报;2012年
4 党德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张伟波;水环境与城市文明[N];绍兴日报;2006年
6 曹培锋 周迎久;城市大发展 环境作引擎[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郑万文;“四个对接”提升城市品位[N];上饶日报;2011年
8 康庆;成都:“治理时代” 优美持续释放[N];成都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曹志娟 特约撰稿人 谢良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10 刘雁军;“创模”打造“绿色名片”为天津腾飞蓄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毕宏杰;基于非线性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曹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子峥;县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红英;城市环境规划法律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郭凤霞;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01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0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