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中知识管理优化模型研究
[Abstract]:With the aggrav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pee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getting faster and faster, and the market response time is shorter and short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By constructing a four-dimensional model based on objectives, functions, constraints and knowledge, the knowledge transfer in product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and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and its algorithm, new product developers can find appropriate knowledge for a specific task under given constraint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TQ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5344)
【分类号】:F273.1;F27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欧光军;;面向产品创新知识集成的模型及机制[J];工业工程;2008年01期
2 胡玉杰,李善平,郭鸣;基于本体的产品知识表达[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12期
3 陈建军;;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3期
4 唐宇;肖智;;跨国EMS企业复杂产品系统制造项目的产品知识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3期
5 储节旺;郭春侠;;知识管理学科存在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1期
6 杨波;刘伟;;领先用户参与企业产品创新的原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濮永仙;;贝叶网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虞欣;;多级Bayesian Network的影像纹理分类方法[J];测绘科技情报;2005年04期
3 黄培红;;自然语言理解——一个关于机器感悟人类语言实质的逻辑理论[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1期
4 刘英,倪中华;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机床产品协同设计知识专家系统[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年02期
5 陈刚;基于本体论的远程教学系统领域知识建模[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6 单鸿波;;现代产品设计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黄荣怀,李茂国,沙景荣;知识工程学: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8 邓文新;;本体论基础及其网络教学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9 李睿;王旭阳;萧波;;智能教学系统中知识查询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10 葛小三;边馥苓;;基于常识的空间推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伍春香;陈世鸿;;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检索机制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马玉莲;王宇冬;王鑫;;基于解释的分类算法[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杨;房斌;徐传运;;基于本体和描述逻辑的图像语义识别[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马力波;黄席樾;陈东义;;基于多智能体的远程机器人自主性变换控制机制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岩;基于多Agent和本体的散杂货港口集团船舶调度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郑军红;基于知识工程的智能夹具设计系统构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强;空间信息服务聚合的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魏巍;定制产品智能重组设计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运通;产品设计过程知识配送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戴小鹏;知识网格及其在农业生物灾害预警中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管红波;食品连锁经营中的有效客户反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周栩;本体工程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蔡盈芳;基于本体的航空产品知识库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杜萍;基于本体的中国行政区划地名识别与抽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岸峰;基于Agent的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许筱婷;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微;多Agent在供应链销售系统中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杰;电气行业ETO型产品设计一体化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倪鸯丹;基于顾客细分与价格预测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优化模型及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祁美玲;智能故障诊断融合技术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7 迟铁;基于Agent的无线网络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顾复;协同环境下基于语义网络的产品结构模型重用实现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9 黄朝阳;支持敏捷生产的工艺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10 陈静;基于多Agent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星;王君;刘鲁;;航空制造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案例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彭艳君;;国外顾客参与研究述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姜冬云;;论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4 奉继承;知识管理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研究[J];工业工程;2004年03期
5 欧光军;欧阳明德;;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集成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1期
6 童亮;陈劲;;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J];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7 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王建华;学科、学科制度、学科建制与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3年03期
9 苟凌怡,熊光楞,谢金崇,柴旭东;基于XML的产品信息集成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李纪珍;张春霞;;项目管理的新方法:从设计结构矩阵到领域配置矩阵[J];技术经济;2008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N];光明日报;2002年
2 李鲁 杨天平;[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童亮;基于跨组织合作联结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知识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陈占夺;复杂产品系统中知识管理活动与研发绩效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沈昕;我国电子制造服务(EMS)产业发展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玉杰;制造业知识管理中基于本体的产品知识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萍;信息与企业发展[J];企业标准化;2001年01期
2 黄圣明;新产品开发及其管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1年05期
3 安相妮;新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J];中外鞋业;2001年07期
4 ;创新产品开发及管理的运行机制[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1期
5 黄怡;对企业科技创新中新产品开发的组织方法探讨[J];甘肃科技;2002年03期
6 苗雨君,李青山;创新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3年01期
7 杨润林 ,黄怡;新产品开发的组织方法与企业竞争力[J];甘肃科技纵横;2003年02期
8 徐霞,赵龙;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孟康,仇向洋;通过各职能的有效合作改善新产品开发的绩效[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9期
10 陈江;新产品开发战略的探讨[J];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孙玉玲;邵雅清;高军;;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与对策[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徐学军;韩立国;吕晖;;新产品开发链与新产品开发的策略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赵从容;;浅谈我公司新产品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理想化技术体系的建设[A];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垣;;外部双元能力、组织学习与新产品开发的关系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5 牛爱京;;浅析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分析[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理达;钱玮;;浅论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改进[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谭满益;唐小我;;新产品开发支持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裴学胜;;从创新层次谈新产品开发战略[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万福才;汪定伟;李莹;;新产品开发计划的定量分析方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冯国平;;贺词[A];“常纺院杯”全国织造新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暨2008织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研宣;提高新产品开发质量和效率[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3年
2 胡玉梅;攀钢机制分公司新产品开发显成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黄慧琴;济钢2006年新产品开发创佳绩[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李利革;新钢钒以效益为中心推进新产品开发[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覃伦;新产品开发继续享受扶持政策[N];重庆日报;2006年
6 记者 高显洲;北钢新产品开发增效近亿元[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国栋;华菱线缆新产品开发步入正轨[N];湘潭日报;2006年
8 张伟;西北铝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苏建凤邋通讯员 王蓓;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首钢减产不减值[N];首都建设报;2008年
10 吴勇毅王金宝;新产品开发 三大病症[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松;适应性视角下制造企业设计制造集成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盛节;企业创新战略与领导型态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李俊;企业网络与知识管理及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谭满益;不确定条件下新产品开发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卢青伟;团队特征、知识管理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余成龙;汽车新产品自主开发策划理论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3年
7 李志榕;从“创意”到“项目”[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旭光;青岛一汽新产品开发流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廖华;茗啡公司茶叶新产品开发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赵朝智;企业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的预测、评价及相关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王相征;F公司新产品开发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海鸥;奇峰公司新产品开发创新模式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冬;中药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付小辉;服务器新产品开发流程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8年
8 齐建军;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创新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程美娜;W公司新产品开发试制流程的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周密;汽车新产品开发后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09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0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