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强度、经济周期与长期经济增长
[Abstract]:Using panel data of 26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16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1998 to 201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economic growth on R&D intensity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long-term in the economic cycle, and selects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to examine the effects. The R&D intens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counter-cyclical,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R&D intensit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R&D intens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R&D intensity changes counter-cyclically, but economic expansion has a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on R&D intensity in China. The direct consequence is that sustained economic fluctuations have a greater negative effect on R&D intensity.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商创新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基于知识资本国际化配置的动态能力演变与创新政策研究”(71173192G03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13&ZD046)资助
【分类号】:F204;F113.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河南省县域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2 曾祥炎;危兆宾;郭红卫;;中国地方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改革[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3 李宇青;宋兴发;魏学金;;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当代价值[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王小刚;;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任秉元;张诗曼;;略论完善市场体系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财经界;2010年01期
6 薛鹏;;节能减排的一个宏观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7 杜两省;王晓姝;陈太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系统[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7期
8 刘海明;祖强;;FDI、经济增长和产业安全:1978-2007[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邹新;李露;王小娥;;产能利用不足和通胀压力并存的悖论——从产能角度思考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J];金融论坛;2011年04期
10 王欣兰;聂荣;;需求要素拉动经济增长省际差异性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志远;黄宏斌;;投资者情绪、预算软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文英;李超;吴明;;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实证分析——基于医疗竞争模式的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梁雄军;刘平青;林云;;经济转型中的国有、外资与民营企业领导方式调查——基于领导方式对员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与比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裘益政;刘彦;;政治关系、金字塔结构与过度投资——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承亮;岳宏志;;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芸达;产权制度、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投资效率[D];南京大学;2011年
3 宗军;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5 余昌龙;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丁从明;财政分权、经济波动及其效率损失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赵可;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阳光辉;科技创新市场的国家干预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谭明军;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德连;;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2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3 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4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5 颜双波;张连城;;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界定与测算方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袁靖;;新凯恩斯框架下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薛澜,沈群红;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涵义[J];世界经济;2001年10期
8 陶然;袁飞;曹广忠;;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年10期
9 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10 许召元;;中国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及产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基于“Kalman滤波”方法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莹;朱宇;游闽;;研发强度与企业的技术外购倾向: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2 雷长周;;研发强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西部财会;2013年09期
3 盖庆恩;陈海磊;梁建;;资源、制度与研发强度: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4 傅晓霞;吴利学;;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J];世界经济;2012年07期
5 张涛;;金融发展对研发强度的影响——来自37个行业的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6 陈衍泰;罗来军;林泽梁;;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进入模式与研发强度关系——基于跨案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5期
7 徐伟;陈杰;;企业规模、研发强度、资助强度与政府资助效应——基于常州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汪丽;徐志坚;吴春燕;;业绩波动、媒体关注与企业研发强度——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9 王悦亨;王毅;李纪珍;;高等学校在创新搜索中重要程度的影响因素——研发强度、创新开放程度与自主创新意愿[J];技术经济;2013年11期
10 陈海声;卢丹;;股权性质、资本结构、现金流量与研发强度[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亚朋;刘伟;杜贵春;;辽宁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2 张玉利;杜运周;杜国臣;;研发强度(R&D Intensity),制度资本(ISO)与战略先动性塑造——基于中国情境的调节效应检验[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赵建国 实习记者 孟家玮;制造业:研发强度保持稳定 专利数量快速增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2 记者 张晶;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低 创新合作不足[N];科技日报;2011年
3 经济学博士 中国企业联合会 冯立果;500强企业几大特征与国际化进程[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记者 陈瑜 实习生 李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落后于传统产业[N];科技日报;2011年
5 ;科技创新成就强国梦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6 仲景;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是否名副其实[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南京工业大学团委宣传部 吴杰;在华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的评价因子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柏晶伟 王静宇;中国企业500强仍以规模取胜[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9 张世界 苏晓琼;合肥全社会年度研发经费首过百亿[N];合肥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秦龙龙;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2 覃佐润;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对其研发强度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罗莉蓉;CEO任期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伍华丽;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刘恩妤;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朱丹;基于研发强度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11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1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