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产业就业结构演进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49.2;P74
【图文】:
图 1-2 产业结构三角形及其重心 图 1-3 产业结构左旋模式和右旋模Fig.1-2 Industrial structure triangle and Fig.1-3 The left-handed and right-hangravity center mod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2)重心模型重心的概念来源于力学,区域重心是指某一要素在研究区域内力矩达到平衡点,
图 1-2 产业结构三角形及其重心 图 1-3 产业结构左旋模式和右旋模Fig.1-2 Industrial structure triangle and Fig.1-3 The left-handed and right-hangravity center mod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2)重心模型重心的概念来源于力学,区域重心是指某一要素在研究区域内力矩达到平衡点,
图 3-1 2002-2014 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Fig.3-1 The level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2002 to 20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贝;高强;李华;王晓彤;;亚太国家海洋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8年02期
2 朱宇兵;黄宏纯;;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发展的思考[J];广西经济;2016年11期
3 王超;;大连市海洋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乡村科技;2017年23期
4 王超;李枫;;大连市海洋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J];乡村科技;2017年21期
5 张群;魏远竹;;基于熵值法的福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6 赵维良;荆涛;;基于综合测度的辽宁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年01期
7 张群;魏远竹;;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耦合关系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郑鹏;聂鸿鹏;;中国海洋产业上市公司行业发展状况及特点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5年06期
9 林辰辉;马璇;;产业、模式与空间——新型海洋产业园规划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16年04期
10 纪玉俊;刘金梦;;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一个分析框架及实证检验[J];中国渔业经济;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艳丽;;中国海洋产业呈现多元化走势[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第七篇 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栾维新;韩增林;王茂军;;我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的“瓶颈”与对策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陈本良;;构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5 刘洋;;海洋产业经济的定量分析技术研究[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本;;海南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论文集[C];2004年
7 上海海事大学课题组;於军;庄佳芳;;上海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与模式探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8 白福臣;;中国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及发展前景分析[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唐正康;;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江苏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伍龙畅;;开发我省海洋藻类资源的设想与建议[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刘X 中山大学 陈明宝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方春洪;我国海洋产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及建议[N];中国海洋报;2018年
2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莹 见习记者 肖婷婷 通讯员 连发;我市海洋产业“风生水起”[N];连云港日报;2017年
3 时报记者 牛婧文;探讨海水利用新模式 深化海洋产业发展[N];滨海时报;2018年
4 刘虹辰;深圳培育海洋产业“新动能”[N];深圳商报;2018年
5 许嫣妮;福建:激活“金融”血脉 助力海洋产业[N];中国海洋报;2018年
6 记者 刘志良;把握海洋产业新动向 打造交流合作新平台[N];中国船舶报;2017年
7 记者 吴颖;广东突出重点支持五大海洋产业[N];中国海洋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陈佳邑;为海洋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N];中国海洋报;2018年
9 记者 姚浩燕;发展特色海洋产业 助推海洋强市建设[N];北海日报;2018年
10 记者 董佩军;省委第二巡视组向海洋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委反馈巡视情况[N];舟山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乾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源;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时空特征、驱动机理及其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金珍;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黄瑞芬;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周乐萍;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都晓岩;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向云波;区域海洋经济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云通;基于产业视角的中国海洋经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10 杜利楠;海洋与陆域产业的要素效率评价及关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德超;福建省海洋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2 邓昭;中国海洋产业就业结构演进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3 董正娜;福建省海洋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D];福州大学;2016年
4 熊宓;PPP模式在海洋产业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陈伟灿;区域海洋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6 严珊珊;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资源环境耦合评价研究[D];集美大学;2017年
7 周景楠;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
8 应庚谚;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林应福;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喜芳;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的耦合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3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7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