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PPP高速公路项目收益分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04: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广大社会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建设对高速公路的需求也日渐增长。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存量并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所以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营成本昂贵、回收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大,且缺乏项目管理经验,故在建设高速公路上遇到了一定的难题。所以引入民间资本及民间先进的技术投入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中,是促进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创新、稳步发展的—大有效途径。近年来政府强推PPP模式,在很多领域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且交通运输行业占比很大。目前关于PPP高速公路项目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担、投融资等问题,对于收益分配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研究PPP高速公路项目的收益分配问题。本文首先分析PPP模式的发展和PPP高速公路项目的发展,并整理归纳了 PPP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研究PPP高速公路项目收益分配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然后阐述了 PPP高速公路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收益分配的相关理论,并论证了基于Shaplcy值法建立PPP高速公路项目收益分配问题的优势和适用性;然后分析了 PPP高速公路项目目前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分析PPP高速公路项目的收益分配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目前我国PPP高速公路项目缺乏有效的收益分配机制的问题,进而通过修正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的PPP高速公路项目收益分配模型;最后通过案例评价验证了本模型的客观公平性,结果表明该修正模型更能激励PPP高速公路项目的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项目合作效率,从而促进PPP高速公路项目的运行效率,保障项目质量和提高公共产品的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42;F283
【图文】:

变化情况图,月度,变化情况


1月邋2月逦3月邋4月逦5月邋6月逦7月逦S月邋9月10月U月12月逡逑■邋2016-^邋H2017-#-邋*2018-*-逡逑图1-1邋2016-2018年7月底各行业PPP项目累计成交情况逡逑Fig.邋1-1邋Cumulative邋transactions邋of邋PPP邋projects邋by邋industry邋at邋the邋end邋of邋July邋2016-2017逡逑■金额(亿元>逦—令款邋<邋个)逡逑345^3邋0,292逡逑^邋^676.2逡逑1(邋6^554逡逑25逦35邋S2邋116逦53邋30逡逑图1-22016-2018年全国PPP项目月度项目变化情况逡逑Fig.邋1-2邋Monthly邋project邋changes邋in邋national邋PPP邋projects,邋2016-2018逡逑从图1-2可看出,交通运输金额占据了行业成交榜的榜首,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逡逑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也贡献了较大的成交份额。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积极推逡逑动政企合作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领域,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交易环境,逡逑发挥政府的杠杆作用,提高合作效率,不仅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更具有广阔的发展逡逑前景。逡逑2逡逑

技术路线图,工程硕士学位,高速公路项目,收益分配


图1-3技术路线图逡逑Figure邋1-3邋Technology邋road邋map逡逑10逡逑

私营部门,项目公司,公共部门,模式


来补偿项目的建设运营成本,政府和私营部门按照出资的比例来收取利益及分担风险。在逡逑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公司(spv)无偿将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本文研究的也是我国的这逡逑种狭义的PPP模式,PPP的组织架构模式如图2-1所示:逡逑公共部门逦私营部门逦金融机构逡逑—投资g股东协项目公司^^服务邋j专业艺司巧gg、运营逡逑商、供应商等)逡逑一、、’以’逦、卜、了:々、、逡逑项目立项逦招投标阶段.逦>邋建设运营阶段>邋项目移交阶段逡逑图2-1邋PPP的组织架构逡逑Fig.邋2-1邋Organization邋of邋PPP逡逑从图2-1可看出,公共部门委托政府投资方对PPP项目进行投资,并与私营部门签订逡逑特许协议,而政府投资方与私营方共同建立特定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主导PPP项目的逡逑运作。在PPP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融资模式中,不得不谈的一种融资模式是BOT模式,BOT逡逑模式是狭义PPP模式的其中一种,BOT模式也是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领域中应用较成熟、逡逑较广泛的一种融资模式。但是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1)组织结构不同。BOT模式中,政逡逑府部门和私营部门是一种等级式结构,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各方都本着自己利益最大化逡逑12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实;李晴尧;;PPP项目及其资产证券化[J];知识经济;2019年13期

2 王政;;从PPP视角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业的法律保障[J];中国招标;2019年04期

3 林必毅;赵瑜;张世宇;;智慧城市PPP项目中智慧社区设计及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年02期

4 任蕊;;对基础建设PPP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33期

5 杨方敏;;高速公路PPP投资项目全过程税务筹划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年01期

6 李飞贞;;破解存量PPP项目落地难题[J];中国投资;2018年03期

7 李翠;;PPP资产证券化文献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18年02期

8 张天诚;;基于商务案例分析的PPP资产证券化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8年07期

9 张潇尹;陈铭儒;;推进广西PPP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8年02期

10 徐婉莹;谢柳芳;;基于全程视角的PPP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伯康;吴倩倩;;PPP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探讨[A];第四届全国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学术会议暨轨道交通学组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朱红梅;傅晓;黄静;朱玲;;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研究实践与发展[A];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2016[C];2016年

3 施锦刚;;基于PPP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机制研究[A];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4 陈洋;;高速公路PPP项目与农村公路合作模式新探讨[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5 肖磊;李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PPP模式的风险分析[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吴星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PPP与评价[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超;张家瑞;;PPP推进需要资本的平等[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8 ;广州:首批28个PPP项目近七成资金投向轨道交通[A];《今日轨道交通》头条版2017年3月[C];2017年

9 王思齐;沈清基;;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10 肖贺旭;;PPP融资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溢仁;PPP项目落地率有待提升[N];中国信息报;2016年

2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潘晓娟;PPP+市政债助轨道交通“增挡提速”[N];中国经济导报;2019年

3 杨会明 张建群;我州有效推进PPP项目[N];楚雄日报(汉);2019年

4 本报记者 杜涛;亚开行PPP试点两项目停摆[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杜涛 实习记者 秦浪;PPP为何火不起来 池州样本试解玄机[N];经济观察报;2015年

6 关飞 张婷婷;城镇化发展基金很难为PPP输血[N];经济观察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杜远;领军者重庆:PPP的杠杆效应[N];经济观察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杜涛;银行怎么看PPP?一份贷款意见书引发的争议[N];经济观察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杜涛;财政部兑现大礼包 PPP首批直补最高百亿[N];经济观察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杜涛 王园园;第二批PPP示范项目来了[N];经济观察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泽超;基于PPP视角的中国大型体育场馆建管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侯丽;风险条件下收费公路PPP项目特许定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鲁庆成;公私合伙(PPP)模式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梁冬玲;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5 赵杨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政府与国有企业PPP合作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陈帆;基于契约关系的PPP项目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柯永建;中国PPP项目风险公平分担[D];清华大学;2010年

8 杭卓s

本文编号:2798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98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