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中国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部分图文】:
图2很直观地展现了两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显然2012年以前两组数据拥有近乎相同的变化趋势;2012年后两者趋势明显发生变化,实验组在2012-2013年呈上升趋势,而控制组则在此年份反呈下降趋势。由图3可以发现,在2012年之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上升或递减趋势基本相同;但在2012年后两者趋势明显发生变化,实验组在2012年至2013年呈上升趋势,反观控制组则在此年份间呈下降趋势。
观察图4可以看出,在法规颁布前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法规颁布后尤其是从2015年后开始,实验组呈现递减趋势,控制组呈现递增趋势。综上,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法规颁布实施之前有着基本相同的发展趋势,满足平行性假设。图4 中国劳务合作项下年末在外人数均值:劳务合作高频国、低频国比较(平行性假定检验)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有多种形式,其中由商务厅主管的承包工程项下的劳务输出和劳务合作项下的劳务输出是最主要的形式。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统计数据中仅包含这两类形式,本文亦仅讨论这两种形式下的劳务输出。自1984年,特别是1990年以来,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年末在外人数虽有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但总体上不断上升。其中,最近一轮的快速增长发起于2012年,该年年末在外劳务总人数共计850 181人,相比上年增长37 772人,增幅达到4.6%。此后的2013-2015年,我国劳务输出以昂扬的势头持续增长,2015年年末在外总人数达到了峰值102.6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012年以后的这轮快速增长 2012年,我国首部有关对外劳务合作的行政法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从时间上来看,极有可能是《条例》产生了实效,现实地促进了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2012年6月4日,《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全文53条,共六章,确立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保障劳工合法权益、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的基本立法原则,主要规范了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主体资格与经营行为、明确了劳务人员的权益、强化了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列明了各主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正民;;我国公共机构从事对外劳务合作合法性探讨[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5年01期
2 ;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年01期
3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J];司法业务文选;2004年32期
4 ;四川省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办法[J];四川政报;1999年23期
5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告;2001年49期
6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J];中国财经审计法规公报;2002年02期
7 ;关于修改《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的决定[J];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2003年68期
8 ;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规定[J];司法业务文选;2006年06期
9 ;中国将出台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管理条例[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1年05期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3号[J];江苏政报;2004年1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朝霞;《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条例》拟出台[N];国际商报;2009年
2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3 蒋玉虹 顾和华;如何完善对外劳务合作代理[N];人民代表报;2003年
4 ;商务部关于《对外劳务合作风险处置备用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N];国际商报;2013年
5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N];国际商报;2001年
6 记者 张铁男;民营企业首次获准经营对外劳务[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7 冯晓斌;中介市场洗“黑”涤“清”[N];中华建筑报;2004年
8 记者 石柱 刘朝霞;对外劳务经营不再受企业所有制限制[N];国际商报;2004年
9 贾月珍;商务部:《对外劳务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发布施行[N];中华建筑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刘姝宏;海外派遣劳动者呼唤立法保护[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扶诚成;论我国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倪秀菊;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2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3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