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下的供应链生态模式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0-10-19 12:18
   本文分析了生态学理论下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认为,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化的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基于三种作用机制来实现:一是物种协同机制,二是供应链协同机制,三是环境协同机制。根据这三种机制,构建了物种协同、供应链协同和环境协同三个子系统,选取我国沿海作为跨境电商代表的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4个省份,评价了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程度处于很好水平,山东省和江苏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程度都处于较好水平,福建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程度处于一般水平。最后,文章就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部分图文】:

生态系统,物种


根据Tansley(1935)的观点,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该系统内部的有机体与所处的环境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增值效应,进而形成了协同发展效应。根据生态学理论,构建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的生态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图1,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的生态系统结构中的每一个主体都可以作为一个物种。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之间通过各类物种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竞合关系,构成了协同发展模式。其中,跨境电商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物种,处于系统主导地位。跨境电商不但可以为跨境商品交易提供载体,还能为系统中各类物种之间的交流提供空间。系统中,关键物种包括供应商、生产商、中间商和消费者等,跨境物流则是支持物种。此外,系统中还包括了依托系统提供价值增值服务的跨境支付、跨境金融、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组成的寄生物种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宗耀;;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及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02期

2 张玉玲;;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初探[J];现代商业;2019年24期

3 恽绵;顾春国;甘仲平;马达;卢立新;;寻找供应链与智慧物流的交集[J];中国储运;2019年11期

4 李菲菲;;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的策略[J];时代金融;2018年02期

5 袁社论;;现代物流对供应链管理的适应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15期

6 恽绵;;发展之路没有捷径[J];中国储运;2012年06期

7 齐严;;美国供应链趋势及其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8 ;2006年供应链与物流国际研讨会在香港理工大学召开[J];物流技术;2007年01期

9 金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整合[J];物流技术;2000年03期

10 李静宇;;佳速度 怡起来[J];中国储运;201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马鹏;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设计与优化[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广;供应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及其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丘;种业供应链运营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谢江林;资金约束供应链系统分析与决策[D];南昌大学;2010年

5 肖迪;基于结构分析的供应链之间竞争行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胡宪武;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世雄;供应链突发风险传染机理与控制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姚建明;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调度的主导矛盾分析及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陈跃刚;网络广告品供应链上各主体间的行为策略与协调机制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黄祖庆;供应链的库存控制、激励策略和结构效率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得力;运用第四方物流解决S公司供应链转型需求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于龙;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任玉杰;Z公司与N公司联合重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敏;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集团物流再造策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5 王洪涛;运用供应链管理提升铁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詹燕;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及其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翟笃风;服务于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智慧型供应链构建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周坤;供应链导向的汽车行业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赵伟;不确定环境下的供应链调度模型及其算法[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10 王超;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分析及实践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7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47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