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预期、投资者行为差异与房价变动——基于房地产行为金融学视角
【部分图文】:
图1表明,样本期内5个城市的房价偏离水平并未出现趋势性的变化,而是各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这表明,尽管在房地产市场中,“回归基准价格的力量”要小于“趋势型变动的力量”(3),但是随着房价不断升高以及偏离度的增加,会使得房价出现阶段性的下降,并体现在实际房价向基准房价的“回归”。图2表明(4),当房价由A点向B点变动时,随着房价的升高,其对于基准价格偏离程度也在增加,尽管存在a1<a2,但是由于Xt与Yt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增加(5),价格终将会在B点处出现拐点,开始向基准价格C点处“回归”。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房价处于下跌的态势,即Yt<0,同时由于Xt>0,这会使得房价呈现出加速下跌态势。从而房价的变动会很快从C点再次向D点移动。在这一过程中,“回归基准价格的力量”则体现在减缓房价的加速下跌,而“趋势型变动的力量”则成为房价下跌的主要动力。同样,由于Xt与Yt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加,最终房价会在到达D点后再次被“拉回”,并向A"点移动,从而实现了一次完整的变动。图2 房价动态变化图
图1 2009—2015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房价的偏离程度由此可见,正是市场中基本面型投资者和趋势型投资者两种力量的不断“角逐”,使得房价不会大幅度、趋势性地偏离基准房价。但由于基准房价的确定受到了众多宏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其本身可能会呈现出某种趋势性的变动(例如在图2中的上升的情况),因此,尽管房价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从绝对价格来看,仍多呈现出趋势性的上升态势。从图1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样本城市还是处于图2中的AC阶段,事实上,依据15年以来房价变动的真实数据,本文选择的一线城市房价基本上还是保持上涨态势。从图1中可以发现,在样本区间2008年和2012年真实房价曾趋近于基准房价(甚至在短时期低于基准房价),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对于中国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冲击以及中国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对于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26],使得房价在当时趋于基准价格。然而,由于各地方政府基于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又重新对房地产市场推出刺激性政策,这改变了房价的走势,房价又重新开始上涨并逐渐脱离基本面价格。
本文以b1=0.5,k2=0,k1=0.9,(α1,α2)=(0.8,0.2),(β1,β2)=(1.2,1.8)为例,进行说明。k1=0.9表明,开发商对于房价变化相对缺乏敏感性;而(α1,α2)=(0.8,0.2)表明基本面型投资者对于房价泡沫相对房价衰退更加敏感,房价高于基准房价时对于房价回归基准房价的“拉回”力度更强;(β1,β2)=(1.2,1.8)表明趋势型投资者在房价下跌后的抛售行为相对更剧烈,“杀跌”比“追涨”力度更大。结合参数取值可知,在这一情况下,当房价处于泡沫扩张期时,投资者行为会使得房价增速相对较缓(趋势型投资者追涨动能较弱、基本面型投资者拉回力度更强);而在房价衰退时,投资者的行为则会加大房价的衰退力度(趋势型投资者杀跌动能较强、基本面型投资者拉回力度较弱)。具体的模拟图则见图3。从图3可以发现,由于Xt,Yt取值范围的不同,(22)式所表示的曲面分别在Xt=0和Yt=0处具有明显的“分界线”。从曲面的取值来看,Xt≥0,Yt<0时,Yt+1的取值相对较小,房价下跌速度较快。这是因为,此时房价正处在泡沫减少期,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房价尚高于基准房价且基本面型投资者对于房价回归基准房价的“拉回”力度也相对更强;同时,房价处于下降的态势,因此市场中趋势型投资者具有浓厚的“杀跌”操作意愿。此时,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都会使房价快速下跌,因此在这一阶段,Yt+1也达到极小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文博;;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生态环境意识与行为差异原因与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13年06期
2 肖文;周明海;;地方政府层级间行为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浙江省各级政府的实证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张董敏;齐振宏;李欣蕊;唐素云;邬兰娅;田云;;传统农户与科技示范户两型农业行为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4 田敏;钟春平;;媒体舆论与中国居民房价预期异质性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0年05期
5 张一国;;异质性劳动力与生产集中的经验研究[J];时代金融;2016年36期
6 焦斌龙;孙晓芳;;劳动力异质性及其流动——兼论我国劳动力从自发流动向自主流动转变[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7 孙海法;程贯平;刘海山;;经营管理价值观异质性对冲突与绩效的影响——基于123个高管团队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马为超;;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6期
9 鲜于波;梅琳;;主体异质性、复杂网络与网络效应下的标准竞争——基于计算经济学的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10 董芳芳;;异质性劳动力市场供求与就业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芳;我国异质性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2 章平;知识异质性个体间策略指导与学习行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熊婕;异质性劳动力、就业匹配与收入差距[D];重庆大学;2014年
4 林高榜;创新异质性与中国技术进步[D];浙江大学;2012年
5 崔瑜;基于知识的企业家异质性人力资本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宋妍;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捐赠水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策;异质性厂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和政策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邬思怡;房价波动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9 吴昊旻;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菲;异质性预期与广东省房价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2 吴迪;基于个体异质性的物流服务满意度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3 张一国;异质性劳动力、产业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李瑞;我国异质性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5 段亚鸽;创新异质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6 王焱;劳动力异质性与地区收入差距[D];重庆大学;2015年
7 斯义谱;中国公众通胀预期的异质性诊断检验[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8 赵明;团队异质性、信任关系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9 毛钦丽;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创新氛围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隆青青;欧元区及其成员国经济周期异质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6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6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