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04 02:5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变动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变动情况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湾各年份农业技术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达到最优状态,远高于大陆各省份的均值。(2)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大于1,呈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根据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的变化特点,全国省份可划分为四类问题省份。(4)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集聚趋势逐渐增强。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01期 第59-66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1998—2016年全国综合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与台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
(3)在大陆31个省市区中,3种效率都达到最优状态的省份很少(图2),1998—2016年,大多数年份仅2~3个省份,最多的省份是2010和2011年,也仅5个,只占大陆省份总数的16%,绝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优化空间较大。(4)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要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则高于中部地区(图3);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高于全国均值,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低于全国均值。
(4)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要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则高于中部地区(图3);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高于全国均值,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低于全国均值。(5)整体而言,台湾农业生产效率要明显优于大陆,台湾农业人员的单位产出远高于大陆(图4)。1999年台湾农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产出是大陆的41.14倍,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台湾农业产出之间的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16年台湾农业人员的单位产出仍是大陆的17.77倍。“农业6级化”概念(“生产+加工+行销”为1×2×3的关系)在台湾已成为共识,其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尽可能向后延伸,不仅关注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及其品质,更关注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同时,营销环节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亦得到高度重视,最终使农民的收益最大化。台湾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大陆,为其在大陆的技术扩散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分析[J]. 何泽军,李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2]基于BCC-DEA的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效率测度——以2014—2016年65家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析[J]. 李晓梅,孙晖. 中国流通经济. 2018(07)
[3]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文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留鑫,洪名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8(03)
[5]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分解及区域化差异——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J]. 赫国胜,张微微.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J]. 尹朝静,李谷成,贺亚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农业科技计划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李敬锁,王晓雷,牟少岩.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7)
[8]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高帆.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5)
[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 韩海彬,赵丽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3)
[10]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变动与分解——基于Fre-Primont生产率指数的研究[J]. 郭萍,余康,黄玉. 经济地理. 2013(02)
本文编号:2896905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01期 第59-66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1998—2016年全国综合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与台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
(3)在大陆31个省市区中,3种效率都达到最优状态的省份很少(图2),1998—2016年,大多数年份仅2~3个省份,最多的省份是2010和2011年,也仅5个,只占大陆省份总数的16%,绝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优化空间较大。(4)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要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则高于中部地区(图3);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高于全国均值,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低于全国均值。
(4)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要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则高于中部地区(图3);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高于全国均值,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低于全国均值。(5)整体而言,台湾农业生产效率要明显优于大陆,台湾农业人员的单位产出远高于大陆(图4)。1999年台湾农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产出是大陆的41.14倍,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台湾农业产出之间的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16年台湾农业人员的单位产出仍是大陆的17.77倍。“农业6级化”概念(“生产+加工+行销”为1×2×3的关系)在台湾已成为共识,其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尽可能向后延伸,不仅关注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及其品质,更关注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同时,营销环节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亦得到高度重视,最终使农民的收益最大化。台湾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大陆,为其在大陆的技术扩散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分析[J]. 何泽军,李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2]基于BCC-DEA的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效率测度——以2014—2016年65家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析[J]. 李晓梅,孙晖. 中国流通经济. 2018(07)
[3]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文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留鑫,洪名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8(03)
[5]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分解及区域化差异——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J]. 赫国胜,张微微.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J]. 尹朝静,李谷成,贺亚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农业科技计划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李敬锁,王晓雷,牟少岩.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7)
[8]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高帆.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5)
[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 韩海彬,赵丽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3)
[10]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变动与分解——基于Fre-Primont生产率指数的研究[J]. 郭萍,余康,黄玉. 经济地理. 2013(02)
本文编号:2896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9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