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11:25
  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关联度模型,对2010-2017年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和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协调发展等级类型主要为低度协调和中度协调两类,多数城市呈现为城镇化滞后型,表明制约沿线城市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城镇化发展程度较低;同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呈现由下游城市沿中上游城市下降的空间差异特征,空间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因子对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影响较大,生态环境压力和状态因子对城镇化发展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 

【文章来源】:城市问题. 2020年04期 第21-32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联性研究


2010-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经济带,生态环境,城镇,类型


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带,生态环境,城镇,发展度


由表5可知,第一,从区域整体看,2010-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变化不大,略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均值由2010年的0.9859逐步上升到2017年的0.9875,上升率为0.16%;协调发展度均值由2010年的0.6380逐步上升到2017年的0.6433,上升率为0.83%。2010-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均值分别为0.9866和0.6408,说明2010-2017年沿线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和相互影响程度总体上都呈现出良性的发展趋势。虽然两个子系统间属于高度耦合的阶段,体现出较强的相互影响作用,但由于子系统整体发展指数较小,使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属于中度协调阶段,说明系统间依然处于低水平下的高度耦合阶段,仍然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第二,2010-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均值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表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关系与协调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发展态势几乎相同。图3 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及响应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周正柱,王俊龙.  科技管理研究. 2019(17)
[2]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J]. 樊荣,孙希华.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6)
[3]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周正柱.  科学发展. 2018(12)
[4]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J]. 鲁春阳,文枫,袁晓妮,解丽丹,秦岩,郭晓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1)
[5]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周正柱.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中国海岸带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度测度——以大连等8个沿海城市为例[J]. 史戈.  城市问题. 2018(10)
[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 黄凤娜,刘彦花.  江西农业学报. 2018(10)
[8]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基于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J]. 李旭辉,朱启贵,夏万军,李认认.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9(03)
[9]江西省征地补偿标准与区域经济时空耦合关系研究[J]. 陈灿明,何春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S1)
[10]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时空格局演变及未来趋势[J]. 周正柱.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本文编号:2912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912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