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多层级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7 03:18
土地城镇化是地理学与土地科学交叉的核心研究领域。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在空间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学者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土地城镇化受到省、市多层面因素影响,单一层面的影响因素并不能完全有效解释中国特殊行政体系下的多层级关系。本文采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市两个层面影响因素的不同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建立两层线性模型,对2005年和2016年全国102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市级层面,2005年要素投入和公共服务是影响城市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以要素投入最重要。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要素投入、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②省级层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资源保护态度、生态和农业资源与市级因素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区域所处发展水平的不同,政府开发态度、地理区位与市级因素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③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城镇化进程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经济驱动。多层级土地城镇化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不同层面...
【文章来源】:地理学报.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2005年中国省级变量的区域差异
政府资源保护态度对城市建成区面积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005年政府资源保护态度的分值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异特征。2005年东部地区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36-37],该时期其政府资源保护态度与要素投入表现出正向关系。随着全国环保意识增强,西部地区政府的资源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资源保护的政策力度也逐步加大,此时政府资源保护态度与建成区面积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西部地区本身建成区面积水平偏低;另一方面政府资源保护态度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中东部地区表现出对城市建成区的抑制作用。生态资源与市级公共服务条件之间的关系明显,表现为负相关。该类资源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处于较低的水平。
本文分别对2005年和2016年中国东、中、西部的102个代表性城市的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采用熵值法,在对省、市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的基础上,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对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的多层级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不同层级影响因素对中国城镇化的作用,解析了不同层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分析了省级因素对市级因素的影响对建成区面积的作用方式和强度,总结了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的多级影响机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从不同层级因素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看,2005年要素投入和公共服务是市级层面影响城市土地城镇化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以要素投入最为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省级层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但这一情况在2016年发生了转变,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市级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要素投入、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卢新海,柯楠,匡兵,韩璟. 经济地理. 2019(04)
[2]广东省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与驱动机制[J]. 邓瑞民,李少英,吴志峰,匡耀求,马世发. 热带地理. 2018(05)
[3]江苏省土地城镇化的空间分异及其主导因素探测[J]. 吕立刚,隋雪艳,汪翔,周兵兵,孙燕,李永乐. 人文地理. 2018(04)
[4]长江经济带土地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J]. 张立新,朱道林,杜挺,谢保鹏,郭稷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9)
[5]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湖州市的实践探索与路径构建思考[J]. 陈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05)
[6]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分析[J]. 刘贺贺,杨青山,张郁. 地理科学. 2016(12)
[7]基于ESDA-GWR的浙江省土地城镇化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俞振宁,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2016(03)
[8]土地城镇化驱动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各地级市为例[J]. 许皎琳,楼江. 上海国土资源. 2015(04)
[9]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J]. 张飞,孔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5)
[10]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湖北省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J]. 叶青青,刘艳芳,刘耀林,孔雪松,李纪伟.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8)
博士论文
[1]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 周维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本文编号:2940997
【文章来源】:地理学报.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2005年中国省级变量的区域差异
政府资源保护态度对城市建成区面积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005年政府资源保护态度的分值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异特征。2005年东部地区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36-37],该时期其政府资源保护态度与要素投入表现出正向关系。随着全国环保意识增强,西部地区政府的资源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资源保护的政策力度也逐步加大,此时政府资源保护态度与建成区面积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西部地区本身建成区面积水平偏低;另一方面政府资源保护态度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中东部地区表现出对城市建成区的抑制作用。生态资源与市级公共服务条件之间的关系明显,表现为负相关。该类资源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处于较低的水平。
本文分别对2005年和2016年中国东、中、西部的102个代表性城市的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采用熵值法,在对省、市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的基础上,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对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的多层级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不同层级影响因素对中国城镇化的作用,解析了不同层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分析了省级因素对市级因素的影响对建成区面积的作用方式和强度,总结了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的多级影响机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从不同层级因素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看,2005年要素投入和公共服务是市级层面影响城市土地城镇化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以要素投入最为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省级层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但这一情况在2016年发生了转变,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市级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要素投入、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卢新海,柯楠,匡兵,韩璟. 经济地理. 2019(04)
[2]广东省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与驱动机制[J]. 邓瑞民,李少英,吴志峰,匡耀求,马世发. 热带地理. 2018(05)
[3]江苏省土地城镇化的空间分异及其主导因素探测[J]. 吕立刚,隋雪艳,汪翔,周兵兵,孙燕,李永乐. 人文地理. 2018(04)
[4]长江经济带土地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J]. 张立新,朱道林,杜挺,谢保鹏,郭稷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9)
[5]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湖州市的实践探索与路径构建思考[J]. 陈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05)
[6]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分析[J]. 刘贺贺,杨青山,张郁. 地理科学. 2016(12)
[7]基于ESDA-GWR的浙江省土地城镇化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俞振宁,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2016(03)
[8]土地城镇化驱动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各地级市为例[J]. 许皎琳,楼江. 上海国土资源. 2015(04)
[9]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J]. 张飞,孔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5)
[10]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湖北省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J]. 叶青青,刘艳芳,刘耀林,孔雪松,李纪伟.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8)
博士论文
[1]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 周维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本文编号:2940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94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