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04:25
水土资源是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自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形式的转变、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人类对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不同区域水土资源环境发生改变,有限的水土资源如何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水土资源承载力及其优化配置问题就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较多,但是当前的研究区域多以流域或省、市行政单元为主,对县级单元研究的较少,事实上立足于基层,通过自下而上的治理对于改善水土资源承载及配置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对县级单元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从乡镇尺度更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是水土资源问题研究的一个新思路。基于以上背景,为立足于基层从县级尺度研究干旱半干旱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及其优化配置问题,本文以会宁县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县域水土资源态势条件的基础上,借助熵权理论和物元模型方法构建能够表征区域特点的指标体系,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评价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通过单个评价指标信息和多个评价对象结果,探讨区域承载力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针对承载力结果从农业的角度提出优化配置水土资源的思路。得到的主要结...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1.2.2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会宁县水土资源匹配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会宁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会宁县水资源自然条件
2.3.2 会宁县水资源开发现状
2.3.3 会宁县水资源利用结构及趋势分析
2.4 会宁县土地资源概述
2.4.1 会宁县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2.4.2 会宁县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5 水土资源匹配现状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
3.1 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3.1.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3 经典域和节域的确定
3.2 关联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思路研究
4.1 会宁县单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
4.2 平衡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4.2.1 大力发展灌区节水农业,确保水土资源高效利用
4.2.2 充分利用现有引水工程,增强区域供水能力
4.2.3 发挥其地理区位优势,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4.3 预警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4.3.1 治理修复水土流失,打造水分涵养区
4.3.2 加强引水工程建设,统一管控调度水资源
4.3.3 编制预警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4.4 超载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4.4.1 加大引水工程项目的投资,保证供水
4.4.2 以旱区节水农业为主,全面发展现代化农业
4.4.3 加大水资源管理,利用水价机制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及建议
5.2 讨论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遇、挑战、对策:“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J]. 刘海霞,常文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基于低碳经济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J]. 刘慧灵,伍世代,韦素琼,林蕙灵,王强.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6)
[3]面向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尔沁左翼后旗宜耕沙地情景规划分析[J]. 王欣,段增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4]中国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情景潜力研究[J]. 南纪琴,王景雷,秦安振,刘战东,宁东峰,赵犇.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2)
[5]中国农业水土资源的增长阻力研究[J]. 刘子飞.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水土资源系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周智美,姜秋香,王子龙,赵蚰竹,王天. 水利水电技术. 2016(12)
[7]水土资源是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条件[J]. 焦居仁. 办公自动化. 2016(24)
[8]会宁县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 张立芳,陈旭吉. 农业与技术. 2016(23)
[9]甘肃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J]. 梁变变,石培基,王伟,唐笑,周文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12)
[10]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时空耦合协调[J]. 赵丽平,李邦熹,王雅鹏,何可. 经济地理. 2016(10)
博士论文
[1]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农业水土资源多尺度优化配置方法与模型研究[D]. 李茉.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王红雷.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刘贵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4]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王滨.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西辽河平原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王志新.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桦南县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田雅雯.东北农业大学 2015
[3]基于GIS的济南都市圈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D]. 王道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四川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 刘洋.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5]甘肃省黄河沿岸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D]. 刘建兰.兰州大学 2010
[6]基于GIS与遥感的藉河示范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D]. 王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7]三江平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王秋梅.东北农业大学 2009
[8]基于GIS的张掖市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及承载力研究[D]. 杜怀玉.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56671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1.2.2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会宁县水土资源匹配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会宁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会宁县水资源自然条件
2.3.2 会宁县水资源开发现状
2.3.3 会宁县水资源利用结构及趋势分析
2.4 会宁县土地资源概述
2.4.1 会宁县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2.4.2 会宁县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5 水土资源匹配现状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
3.1 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3.1.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3 经典域和节域的确定
3.2 关联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思路研究
4.1 会宁县单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
4.2 平衡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4.2.1 大力发展灌区节水农业,确保水土资源高效利用
4.2.2 充分利用现有引水工程,增强区域供水能力
4.2.3 发挥其地理区位优势,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4.3 预警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4.3.1 治理修复水土流失,打造水分涵养区
4.3.2 加强引水工程建设,统一管控调度水资源
4.3.3 编制预警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4.4 超载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4.4.1 加大引水工程项目的投资,保证供水
4.4.2 以旱区节水农业为主,全面发展现代化农业
4.4.3 加大水资源管理,利用水价机制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及建议
5.2 讨论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遇、挑战、对策:“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J]. 刘海霞,常文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基于低碳经济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J]. 刘慧灵,伍世代,韦素琼,林蕙灵,王强.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6)
[3]面向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尔沁左翼后旗宜耕沙地情景规划分析[J]. 王欣,段增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4]中国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情景潜力研究[J]. 南纪琴,王景雷,秦安振,刘战东,宁东峰,赵犇.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2)
[5]中国农业水土资源的增长阻力研究[J]. 刘子飞.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水土资源系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周智美,姜秋香,王子龙,赵蚰竹,王天. 水利水电技术. 2016(12)
[7]水土资源是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条件[J]. 焦居仁. 办公自动化. 2016(24)
[8]会宁县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 张立芳,陈旭吉. 农业与技术. 2016(23)
[9]甘肃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J]. 梁变变,石培基,王伟,唐笑,周文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12)
[10]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时空耦合协调[J]. 赵丽平,李邦熹,王雅鹏,何可. 经济地理. 2016(10)
博士论文
[1]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农业水土资源多尺度优化配置方法与模型研究[D]. 李茉.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王红雷.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刘贵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4]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王滨.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西辽河平原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王志新.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桦南县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田雅雯.东北农业大学 2015
[3]基于GIS的济南都市圈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D]. 王道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四川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 刘洋.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5]甘肃省黄河沿岸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D]. 刘建兰.兰州大学 2010
[6]基于GIS与遥感的藉河示范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D]. 王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7]三江平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王秋梅.东北农业大学 2009
[8]基于GIS的张掖市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及承载力研究[D]. 杜怀玉.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56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15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