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镇非正规就业教育培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8:4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吸收就业能力不强,对于城市大量的劳动适龄人口,国家采取的是允许个人自谋职业的劳动就业政策,非正规部门开始出现“萌芽”。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就业;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大量裁减冗员,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正规就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下降,而非正规就业却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一般认为,非正规就业对于增加城镇就业岗位、转移分配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贫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协调作用。但是,不可否认,非正规就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非正规就业稳定性差、工资水平低、工作条件差且缺乏社会保障等。而在现阶段,我国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群体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以及个体和小微企业的从业人员,这部分群体处于城市的边缘,其显著特征就是人力资本存量低。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劳动力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直接导致了两大群体之间较大的收入差距,激化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造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故而,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关键是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素质问题,...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镇非正规就业教育培训研究


非正规就业整体受教育状况

非正规就业,参与率,类型,动态调查


按单位类型分非正规就业培训参与率

非正规就业,行业类型,参与率


20图 3-3 按行业类型分非正规就业培训参与率数据来源:中山大学 2014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 非正规就业培训支出来源从微观调查数据来看,在参与培训的非正规就业中,培训成本由政府全部负担的共 7 人,占3.32%;培训成本由企业全部负担的共 159 人,占 75.36%;培训成本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共 31人,占 14.69%;培训成本由个人全部负担的共 14 人,占 6.5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企业是非正规就业者培训成本的主要承担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正规就业者的境况得到改善了么?——来自1997—2011年CHNS数据的证据[J]. 王庆芳,郭金兴.  人口与经济. 2017(02)
[2]员工离职成本与企业在职培训[J]. 陆振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02)
[3]培训迁移、人力资本提升与非正规劳动力就业[J]. 燕晓飞,赵鑫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1)
[4]最低工资对企业在职培训的影响分析[J]. 马双,甘犁.  经济学(季刊). 2014(01)
[5]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供给模式研究[J].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组,燕晓飞,张勇.  教育与经济. 2013(01)
[6]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特征和收入差距[J]. 薛进军,高文书.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06)
[7]中国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基于非正规就业异质性的收入差距分解[J]. 屈小博.  南方经济. 2012(04)
[8]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J]. 胡鞍钢,马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9]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 屈小博.  财经论丛. 2011(02)
[10]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及价值考量[J]. 张彦.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4)

博士论文
[1]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机制研究[D]. 田盈.重庆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5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245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