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政府“偏爱”与城市发展:以中国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4 17:12
  本文着重研究政府"偏爱"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而在中国,政府对城市"偏爱"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城市之间行政等级的差异上。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影响城市发展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行政等级越高,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就越快、城市达到人口规模门槛值的时间就越早,表明政府可以通过赋予某一城市行政等级优势从而促进该城市的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模式和历史因素、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提出了中国政府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尽管政府在推动落后地区城市发展方面依然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参与方式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情况下,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避免由于政府的"偏爱"而导致城市之间发展地位的不均等,最终影响中国城市总体发展的效率。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 201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政府“偏爱”与城市发展:以中国为例


图1行政等级与城市人口规模(1985-2010>??数据来源:根据1986?—?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进行整理所得

行政等级,实际人口,稳健性,高等级


?察政府“偏爱”行为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在分析之前,我们定义:??净人口?=实际人口?一政府“偏爱”带来人口??其中,政府“偏爱”带来人口即高行政等级优势所带来的人口,依据计量方程中的髙行政等级??系数计算得出。由于计量方程估计的系数理论上是有一个最小的95?%置信区间,因此我们在估计??城市的净人口增长率时需要加以考虑。以回归结果[9]为例,行政等级变量系数的95%置信区间??为[0.?172,0.?444],换算成年均人口增长率的区间为[0.?862%,2.?246%]。??图2反映了?1991?一2010年期间有多少人因高等级城市所具有的行政等级优势而迁移至该??城市。以北京为例,市辖区总人口由1991年的705.?2万上升至1187.?1万,年平均增长率为??2.638%。如果剔除行政等级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北京市这期间市辖区年均人口的净增长率??为1.070%,按照95%的置信区间,则年均人口净增长率处于[0.?383%,1.?761%]。因此,如果??剔除高行政等级的影响,1991?—?2010年期间,流入北京市辖区的人口将会减少[187.?27,??425.83]万人。从全国来看,2010年有14658万人居住在高等级城市,大概约有[1388.?88,??3531.?94]万人是被高等级城市的行政等级优势所吸引,约占全部高等级城市人口的[9.?475%,??24.?095%]。??^1600||?口实际人口?口净人口??净人口的95%置信区间??人???W?CO??1400?g??V?ss??1200?3??I?&??1000?『、??%?fN??‘、?B??800?、、.?f??6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条件、行政等级与中国城市发展[J]. 王垚,王春华,洪俊杰,年猛.  管理世界. 2015(01)
[2]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与规模增长[J]. 魏后凯.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4(01)
[3]政府“偏爱”与城市发展:文献综述及其引申[J]. 王垚,年猛.  改革. 2014(08)
[4]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J].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3)
[5]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7)
[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J]. 许政,陈钊,陆铭.  世界经济. 2010(07)
[7]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经济研究. 2004(10)
[8]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J]. 蔡昉,都阳.  经济研究. 2003(06)
[9]城镇化呼唤新体制[J]. 李铁.  中国改革. 2001(12)



本文编号:3455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455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