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征地拆迁中沟通过程模式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9:13
征地拆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技巧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影响政府形象、公信力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迁项目越来越多,政府与被拆迁户在征地拆迁上的矛盾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如何实现政府与被拆迁户从“对抗”到“对话”、从“誓死不拆”到支持征迁,成为当前基层政府亟需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沟通则是征地拆迁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本研究结合福建省泉州市征地拆迁中沟通过程的分析,基于香农-韦弗沟通过程模式,运用公共危机管理和沟通行动等相关理论,对泉州市征地拆迁中的沟通过程模式进行研究。选取泉州市K街道成立以来征迁中沟通过程案例和对泉州征迁人员与被拆迁户进行面对面访谈的情况,总结归纳泉州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现状及经验,分析当前征迁沟通过程模式存在主体不专业、双方难交心;被拆迁户想方设法对抗征迁;政策难接受、公开渠道局限;监督问责流于形式、公信受损;征求意见难采纳,沟通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征迁人员难脱产、被拆迁户期望高、政策方案不明朗、征迁环境难改善、征求意见不重视等,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征迁沟通过程模式...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相关概念
一、沟通及沟通的要素
二、征迁沟通
三、征迁沟通过程模式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二、沟通行动理论
三、香农-韦弗沟通过程模式
四、香农-韦弗沟通过程模式在征迁中的应用
第三章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现状和经验
第一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现状
一、沟通主体的类型及其监管
二、沟通客体的类型
三、征迁双方的沟通内容
四、征迁沟通环境
五、“一对一”与“一对多”沟通形式
第二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经验
一、征迁主体换位思考善倾听
二、差异性沟通客体的分类沟通
三、重主要沟通内容化解矛盾
四、创造公平信息公开的沟通环境
五、完善方案走居入户讲政策
第四章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征迁主体不专业,征迁双方难交心
二、被拆迁户想法设法对抗征迁
三、政策难接受,公开渠道局限
四、监督问责流于形式,公信受损
五、征求意见难采纳,沟通形式较为单一
第二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阻碍原因分析
一、征迁人员难脱产,培训不够不主动
二、被拆迁户期望高,或有困难不愿拆
三、政策方案不明朗,合理需求未考虑
四、外部环境难改善,舆论被动缺监督
五、征求意见不重视,沟通形式未探索
第五章 泉州市征地拆迁中沟通过程模式完善建议
第一节 沟通主体方面的建议
一、征迁人员的专业性
二、信息掌握情况
三、征迁沟通能力
第二节 沟通客体方面的建议
一、针对怕早签吃亏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二、针对违规抢搭抢建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三、针对有实际困难或担忧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四、针对真正不愿拆迁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第三节 沟通内容方面的建议
一、方案制定先调查
二、政策执行需严格
三、主动帮助解心结
四、征迁信息互沟通
第四节 沟通环境方面的建议
一、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二、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三、加强政府和媒体之间的沟通
四、加强征迁双方的沟通
第五节 沟通形式方面的建议
一、健全民意参与决策机制
二、探索多种征迁沟通形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征迁沟通访谈提纲
附录B 征迁沟通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信时代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模式探究[J]. 陈曦. 通讯世界. 2017(13)
[2]企业内部沟通要素分析[J]. 马志新,吉昭. 经营与管理. 2014(06)
[3]On the Distributive Justice of Land Added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Expansion[J]. Zeyi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05)
[4]医患沟通过程模式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崔佳颖,刘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3)
[5]沟通要素在军队肿瘤患者沟通中的作用及意义[J]. 谢晓梅,邱国钦,陈玉强,戴云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03)
[6]浅析沟通过程模式[J]. 黄昕.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23)
[7]Land Expropriation and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Farmers’ Rights[J]. YANG Shi-jian1,2* 1.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China;2.The Law School of 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06)
[8]管理沟通在我国城市拆迁中的运用[J]. 宗蕴璋,张洋. 商场现代化. 2011(16)
[9]浅谈城市征地拆迁中的沟通问题[J]. 吴建华. 新西部. 2010(06)
[10]社会组织在化解城市拆迁矛盾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架构[J]. 彭小兵,巩辉,田亭.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4)
博士论文
[1]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沟通机制研究[D]. 曹晓丽.河北工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从沟通模式探讨办公室空间形态的演变[D]. 曹招娣.吉林大学 2016
[2]中越企业员工沟通要素差异对沟通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 亓飞.广西大学 2016
[3]CICARE沟通模式在ICU家属探视期护患沟通中的应用研究[D]. 李明珍.南华大学 2016
[4]社工视角下农技推广员与农民的沟通模式研究[D]. 李平.湖南农业大学 2014
[5]SD工程征地沟通技巧研究[D]. 谭志雄.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全球沟通行动理论视角下的粮食安全合作[D]. 张澜千.外交学院 2013
[7]萨提亚沟通模式在改善婚姻质量中的运用[D]. 张芳.复旦大学 2013
[8]地方政府内部行政沟通有效性问题研究[D]. 韦怀.广西大学 2012
[9]公共危机中的政府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研究[D]. 卢雪聪.上海交通大学 2009
[10]心理地位、自我状态、沟通模式和婚姻质量的关系[D]. 赵立芳.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8625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相关概念
一、沟通及沟通的要素
二、征迁沟通
三、征迁沟通过程模式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二、沟通行动理论
三、香农-韦弗沟通过程模式
四、香农-韦弗沟通过程模式在征迁中的应用
第三章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现状和经验
第一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现状
一、沟通主体的类型及其监管
二、沟通客体的类型
三、征迁双方的沟通内容
四、征迁沟通环境
五、“一对一”与“一对多”沟通形式
第二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经验
一、征迁主体换位思考善倾听
二、差异性沟通客体的分类沟通
三、重主要沟通内容化解矛盾
四、创造公平信息公开的沟通环境
五、完善方案走居入户讲政策
第四章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征迁主体不专业,征迁双方难交心
二、被拆迁户想法设法对抗征迁
三、政策难接受,公开渠道局限
四、监督问责流于形式,公信受损
五、征求意见难采纳,沟通形式较为单一
第二节 泉州市征迁沟通过程模式的阻碍原因分析
一、征迁人员难脱产,培训不够不主动
二、被拆迁户期望高,或有困难不愿拆
三、政策方案不明朗,合理需求未考虑
四、外部环境难改善,舆论被动缺监督
五、征求意见不重视,沟通形式未探索
第五章 泉州市征地拆迁中沟通过程模式完善建议
第一节 沟通主体方面的建议
一、征迁人员的专业性
二、信息掌握情况
三、征迁沟通能力
第二节 沟通客体方面的建议
一、针对怕早签吃亏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二、针对违规抢搭抢建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三、针对有实际困难或担忧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四、针对真正不愿拆迁的被拆迁户的沟通方案
第三节 沟通内容方面的建议
一、方案制定先调查
二、政策执行需严格
三、主动帮助解心结
四、征迁信息互沟通
第四节 沟通环境方面的建议
一、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二、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三、加强政府和媒体之间的沟通
四、加强征迁双方的沟通
第五节 沟通形式方面的建议
一、健全民意参与决策机制
二、探索多种征迁沟通形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征迁沟通访谈提纲
附录B 征迁沟通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信时代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模式探究[J]. 陈曦. 通讯世界. 2017(13)
[2]企业内部沟通要素分析[J]. 马志新,吉昭. 经营与管理. 2014(06)
[3]On the Distributive Justice of Land Added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Expansion[J]. Zeyi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05)
[4]医患沟通过程模式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崔佳颖,刘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3)
[5]沟通要素在军队肿瘤患者沟通中的作用及意义[J]. 谢晓梅,邱国钦,陈玉强,戴云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03)
[6]浅析沟通过程模式[J]. 黄昕.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23)
[7]Land Expropriation and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Farmers’ Rights[J]. YANG Shi-jian1,2* 1.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China;2.The Law School of 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06)
[8]管理沟通在我国城市拆迁中的运用[J]. 宗蕴璋,张洋. 商场现代化. 2011(16)
[9]浅谈城市征地拆迁中的沟通问题[J]. 吴建华. 新西部. 2010(06)
[10]社会组织在化解城市拆迁矛盾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架构[J]. 彭小兵,巩辉,田亭.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4)
博士论文
[1]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沟通机制研究[D]. 曹晓丽.河北工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从沟通模式探讨办公室空间形态的演变[D]. 曹招娣.吉林大学 2016
[2]中越企业员工沟通要素差异对沟通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 亓飞.广西大学 2016
[3]CICARE沟通模式在ICU家属探视期护患沟通中的应用研究[D]. 李明珍.南华大学 2016
[4]社工视角下农技推广员与农民的沟通模式研究[D]. 李平.湖南农业大学 2014
[5]SD工程征地沟通技巧研究[D]. 谭志雄.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全球沟通行动理论视角下的粮食安全合作[D]. 张澜千.外交学院 2013
[7]萨提亚沟通模式在改善婚姻质量中的运用[D]. 张芳.复旦大学 2013
[8]地方政府内部行政沟通有效性问题研究[D]. 韦怀.广西大学 2012
[9]公共危机中的政府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研究[D]. 卢雪聪.上海交通大学 2009
[10]心理地位、自我状态、沟通模式和婚姻质量的关系[D]. 赵立芳.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8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51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