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模式及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2-01-10 12:07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思想,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而建设海绵城市是响应国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因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单体工程较多,包含雨污管网建设改造、防涝设施、绿化景观等工程,总建设成本每平方公里平均约为1.6-1.8亿元,意味着地方政府存在较大建设投资压力。2012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减缓、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与之矛盾的是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较大,地方政府普遍负债率较高,PPP模式将会有效地为这些矛盾提供解决方案,这一模式在将社会投资人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和缓解政府债务的同时,还可提高专业领域的运维效率。PPP不能作为解决政府债务问题的万能钥匙,由于PPP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来源及合同复杂等特点,一个项目是否适合采用PPP模式很大程度决定于项目内容,即经营性与公益性项目应合理打包。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某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案例,主要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项目的运作方式,总结出海绵城市PPP项目的资金流动和运维、绩效...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PP模式下海绵城市建设常见的交易结构
图 3-4 PPP 项目资金流转情况3.2.1 PPP 项目融资方式3.2.1.1 PPP 项目融资定义PPP 项目融资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理解,PPP 项目融资是指为特定项目的建设、收购以及债务重组进行的融资活动。狭义理解,是通过该项目的期望收益或现金流量、资产和合同约定进行融资的活动。另外,应注意区分,PPP 项目融资不同于传统融资。传统融资采用完全追索(用抵押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偿还债务),风险集中在发起人(债权人、担保者)身上,项目融资采用有限追索,风险由所有项目参与者分担,发起人出资比例较低,通常小于30%,杠杆比率高,债务不出现在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与母公司、其他兄弟公司无关联。3.2.1.2 项目融资特征PPP 模式常用于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和其他公共事业项目的建设。企业被政府授予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特许权利,但该类项目最终所有权大部分属于国家,所以 PPP项目是一种特许权项目。
某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J]. 耿潇,赵杨,车伍.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1)
[2]基于投资方盈利水平的PPP项目政府运营补贴额测算方法探讨[J]. 文冰,吴忠贵,李永航. 科技和产业. 2017(01)
[3]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 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 中国园林. 2015(06)
[4]太原市海绵城市生态环境建设[J]. 栗江鹏. 山西建筑. 2015(16)
[5]“海绵城市”构建规划实施策略分析——以哈尔滨市群力雨洪公园为例[J]. 刘朝彪,吴相利.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04)
[6]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在嘉兴的研究与应用[J]. 董玉良,王贤萍. 建设科技. 2015(07)
[7]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仇保兴. 给水排水. 2015(03)
[8]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 鞠茂森.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3)
[9]中国PPP项目中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J]. 杨翠云. 现代商业. 2013(24)
[10]PPP项目风险分担方式的研究[J]. 苏永波. 四川建材. 2013(04)
本文编号:3580680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PP模式下海绵城市建设常见的交易结构
图 3-4 PPP 项目资金流转情况3.2.1 PPP 项目融资方式3.2.1.1 PPP 项目融资定义PPP 项目融资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理解,PPP 项目融资是指为特定项目的建设、收购以及债务重组进行的融资活动。狭义理解,是通过该项目的期望收益或现金流量、资产和合同约定进行融资的活动。另外,应注意区分,PPP 项目融资不同于传统融资。传统融资采用完全追索(用抵押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偿还债务),风险集中在发起人(债权人、担保者)身上,项目融资采用有限追索,风险由所有项目参与者分担,发起人出资比例较低,通常小于30%,杠杆比率高,债务不出现在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与母公司、其他兄弟公司无关联。3.2.1.2 项目融资特征PPP 模式常用于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和其他公共事业项目的建设。企业被政府授予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特许权利,但该类项目最终所有权大部分属于国家,所以 PPP项目是一种特许权项目。
某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J]. 耿潇,赵杨,车伍.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1)
[2]基于投资方盈利水平的PPP项目政府运营补贴额测算方法探讨[J]. 文冰,吴忠贵,李永航. 科技和产业. 2017(01)
[3]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 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 中国园林. 2015(06)
[4]太原市海绵城市生态环境建设[J]. 栗江鹏. 山西建筑. 2015(16)
[5]“海绵城市”构建规划实施策略分析——以哈尔滨市群力雨洪公园为例[J]. 刘朝彪,吴相利.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04)
[6]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在嘉兴的研究与应用[J]. 董玉良,王贤萍. 建设科技. 2015(07)
[7]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仇保兴. 给水排水. 2015(03)
[8]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 鞠茂森.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3)
[9]中国PPP项目中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J]. 杨翠云. 现代商业. 2013(24)
[10]PPP项目风险分担方式的研究[J]. 苏永波. 四川建材. 2013(04)
本文编号:3580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580680.html